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长在区年中工作会议暨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长在区年中工作会议暨三季度经济运行 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经济 运行形势,部署推进三季度及下半年重点工作。年初以来, 全区上下坚决落实自治区、桂林市“新春第一会”决策部署, 紧盯全年目标,聚焦关键环节,扛牢主体责任,付出艰辛努 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绩虽不及预期,但同样凝聚了全区 干部群众排除干扰、团结奋进的心血。当前,我区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航程正处于闯关夺隘的关键一程,结构性问题尚存、 工业增长承压、服务业动能偏弱、新质增长点不足等挑战犹 在,跨越这些沟坎,别无他途,唯赖实干、唯靠创新。全区 上下务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拼劲,把实干铭于心、创新 践于行,聚焦重点、迎难而上,全力拼搏三季度,决胜下半 程,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认清形势鼓干劲,坚定信心迎难上奋力谱写高质量 发展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正视 困难挑战,更要看到发展韧性和潜力,坚定信心、攻坚克 难。”深入分析、辩证看待,化压力为动力、变潜力为实力, 是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全区上下要在看清 “难”处的同时,更应洞见“进”的曙光与“胜”的可能, 把思想统一到坚定必胜信念、激发拼搏锐气上来,在复杂局 面中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奋力蹚出一条化危为机、逆 势上扬的新路子。 (一)辩证分析困境挑战,明晰前行航标。经济数据虽 然折射出当前承压运行的现实,但也蕴含转型突破的契机。 结构性矛盾是阻碍增长的深层症结,工业增长压力来自链条 衔接不畅与成本高企等,服务业活力不足体现新兴消费动能 转化待加速问题,“新动能不强”则是我们面向未来竞争面 临的重大课题。深刻剖析这些表象之下潜藏的供给质量、市 场拓展、制度环境等根源,才能真正找准病根,开出对症处 方。全区领导干部要以清醒头脑直面挑战,把存在的短板、 弱项逐一梳理透、研究透,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在 正视差距中凝聚奋斗共识。 (二)深度挖掘潜在优势,激发内生力量。困难是现实 的,但优势与机遇同样可观可触。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新 质生产力的倾斜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长期积累的区位禀赋、 科教资源、产业基础依然厚实,特别是广大干部经风雨历练 展现出的强烈担当意识与攻坚作风,是我们最宝贵的信心源 泉。要善用政策东风,善借战略平台,更要把目光投向脚下 深耕多年的发展土壤,着力将智力资源密集优势转化为创新 驱动突破的源泉,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禀赋转化为经济增 量支撑,深挖潜能,唤醒蛰伏的巨大潜力。 (三)凝聚争先创优共识,提升突破锐气。信心比黄金 更珍贵,士气比政策更关键。要拿出敢闯敢试的精气神, 营造“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浓厚氛围,鼓励各部门、各 行业对标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在思想深处激发你 追我赶的活力。坚定发展的主心骨不能动摇,要广泛宣传发 展中涌现的积极信号、扎实成效,引导全区上下深刻认识前 进道路上的阶段考验是爬坡过坎的必经阶段,从而激发“不 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昂扬斗志,汇聚形成众 志成城战难关、万众一心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四)聚焦民生增进福祉,激活内生动力。民生关乎民 心,温度铸就厚度。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对标年度民生实事清单狠抓推进,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档升级,以务实举措回应市民急难愁盼,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精 准纾困解忧,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升级版”,激发微观主体 市场活跃度。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稳定社会预期、畅通就业 渠道、优化收入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生活。 二、聚焦重点破难题,全力攻坚突破冲刺三季度暨全年 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 基础和关键”,“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 理。”高质量发展不是抽象概念,必须具化于突破重点瓶颈、 打赢关键战役的务实行动中。三季度经济表现对全年走势具 有决定性影响,是决胜全年目标的攻坚期,必须聚焦关键领 域,聚力冲刺、靶向施策,奋力推动全区经济迎难而上、行 稳致远。 (一)聚力招商引资攻坚,激活源头活水。把招商引资 作为稳增长的首要引擎,推动方式升级、环境优化、质效齐 升。要突出招引优势转化,深挖“校友经济”这一情感纽带 与信任基石,全面摸排梳理、精准点对点链接在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高潜力*校友资源, 组织小而精、点穴式的高效对接,强化项目牵引。要狠抓产 业链招商,聚焦新能源汽车配件、智能装备制造等强链补链 环节,主动赴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叩门招商,实现从 “单点招引”到“集群引入”的跃升。要优化环境提升魅力, 以企业实际感受为金标准,刀刃向内破除准入隐形门槛、优 化审批流程,在融资可得性、要素匹配度、政策兑现时效等 关键服务指标上下狠功夫、立见真章,着力塑造“办事效率 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口碑。 (二)强化项目建设效能,筑牢发展根基。项目建设是 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支撑,必须以全过程、全要素保障疏通堵 点难点。要抓实项目全程护航,围绕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等 核心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专班专责提供定制化包保服务, 在用地审批、环评许可、水电配套等关键环节实施预调度、 紧跟踪机制,杜绝“要素等项目”现象。要深化领域攻坚行 动,坚定推进“八大领域项目攻坚战”不动摇,聚焦工业技 改、城市更新、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实行台账化管理、动态化 督查,确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提升企业帮扶精度,对 重点纳税骨干及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实行“一企一策”纾困方 案,“滴灌式”解决融资、用工、市场拓展等具体困难,尤 其对临时性经营波动企业精准“扶一把”,帮其恢复元气、 渡过难关。要前瞻布局重大项目库,精准对接国家产业政策 动向与区域发展战略,围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抓 紧谋划论证一批体量大、牵引力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