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从伟大胜利走向 伟大复兴 9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指出:“传承和弘扬伟大 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 重要讲话意蕴深远、思想深刻,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指明了 前进的方向,极大提振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历史因铭记而 永恒。对于 80 年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如果看不到其间 伟大精神的生长,就无法深刻认识这场战争的意义和价值, 无法让这段历史成为不竭的力量之源;如果看不到伟大胜利 的根由,就看不清世界和历史的大势与走向,无法从这段历 史中得到应有的启示。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苦 难辉煌的历史中汲取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穿越惊涛骇浪实 现伟大梦想。 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 认识一个事物、一种精神现象的本质,不能仅仅从事物 本身寻找解释,还要到产生这一事物和精神现象的历史事件 和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 抗战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战中 坚守的“根和魂”,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基因,更标 定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 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丰厚沃土。万物有所生,而 独知守其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博大 深邃的智慧和包容开放的胸襟,孕育了独特的伟大精神,并 深深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正是这种伟大精神,让这 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历经波折而愈发坚强, 造就了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 5000 多年而从未中断 的悠久文明。虽在近代饱受苦难与屈辱,然而中国这头“睡 狮”一旦被唤醒,就将中华民族原有的精神基因由隐性化为 显性,催生出抵御外侮、改写历史的抗战精神。其中,中华 民族的家国情怀,迸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转化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 节;中华民族的血性风骨,凝练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 雄气概;中华民族的强大韧性,升华为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的必胜信念。同时,在不同抗战环境中孕育出的延安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等,都是伟大抗战精神 的具体体现,激励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 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积淀于近代中国伟大抗争的历史进程。任何一种精神的 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近代中国,复兴的进程屡被侵 略战争打断,《马关条约》让洋务运动梦碎,《辛丑条约》让 近代中国步履蹒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 甲午战争到日本全面侵华,日本军国主义“不间断地从战争 走向战争”,最后妄图“灭亡中国、绝我族类”。看似绝境的 时代条件,却成为砥砺伟大精神的“磨刀石”。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 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 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 的高度。历史的辩证法最为深刻: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反而 唤醒了最具创造性的团结;最深重的民族危机,恰恰熔铸了 最强韧的民族认同。正因如此,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神在紧要关头的大复苏、大爆发,构成了近代历史中最深厚 的精神底蕴,沉淀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内核。 升华于中国共产党伟大使命的责任担当。近代以后,中 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 团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面对法西斯对正义与和平 的野蛮践踏,一些政治力量或彷徨无措,或绥靖自保,或半 途泄气,有的甚至屈膝投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 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坚毅。从九 一八事变爆发后发表抗日宣言,到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再到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以民族大义为先的 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 动员全民御侮,推动国内团结,激活爱国热情,把中华民族 从“一盘散沙”凝聚为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众 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斗争和实践,为抗战胜利注入灵魂、 指明方向,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伟大抗战精神迸发出惊天动地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80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 14 年浴血 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完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 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从什么角度书写精神、以什么样的历史观解读精神,决定着 我们会塑造什么样的精神、走向什么样的未来。伟大抗战精 神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 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 高度,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发挥了强大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的 作用。 这是一场转折之战,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 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民族觉醒最为彻 底、最为深刻的时候。回溯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爱国 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 大力量。“四万万人齐蹈厉”成为共抵外侮的生动写照,从 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香江之畔到阿里山下,到处都是 “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中华儿女。“誓 死不当亡国奴”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无数人“争着 死、抢着死”,换来了民族不死。“一寸山河一寸血”成为抗 战到底的坚决行动,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巨 大差距,无数英雄用鲜血浇铸光耀千秋的民族魂魄。在这一 伟大精神的引领感召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 肉之躯筑长城,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惊天动地的伟业”,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 全胜利。 这是一场锻造之战,中国共产党淬火成钢、无坚不摧。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在艰苦抗战岁月里 挺膺担当的中国共产党,用鲜血和生命锤炼出强大韧性、力 量和精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论持久战》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 光,在政治引领、社会动员、战略指导、党的建设等方面均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主宰自 己的命运注入了排山倒海的力量。同心同向的中国共产党拥 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既以鲜明的抗战主张凝聚共识、指明方 向,又深入群众、动员各界,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 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 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信仰坚定的中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