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文稿汇编(12篇)(20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过“紧日子”中强党性、惠民生、促发展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 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强化党政机关勤俭节约的制度约 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节俭光荣、浪 费可耻的浓厚氛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员干部要始终将 “过紧日子”作为终身课题,以“紧”的作风锤炼党性,以 “紧”的担当直面挑战,以“紧”的智慧谋划发展。唯有如 此,才能在时代大考中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 史的优异答卷,让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 的光芒。 过“紧日子”是锤炼政治品格、涵养为民初心的必修课。 对党员干部而言,过“紧日子”就是加强从政品德的历练。从 革命年代方志敏在《清贫》中写下“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 元,却没有为自己谋过丝毫利益”,到新时代“燃灯校长”张桂 梅节衣缩食、倾其所有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勤俭节约始终是中 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坚持过“紧日 子”,本质上是以物质的“减法”换取精神的“加法”,通过克 制私欲、摒弃奢靡,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通过珍惜资 源、杜绝浪费,涵养“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当每一位党员 干部都能以“紧日子”修身正己,就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在 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过“紧日子”是应对风险挑战、保障民生底线的主动仗。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 开,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国际地 缘冲突加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叠加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民 生保障需求激增等多重压力,有限的资源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 矛盾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党员干部带头过“紧日子”,是主 动化解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从政府层面看,严 格压减“三公”经费、严控行政开支,将省下的资金投向乡村 振兴、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国之大者”,才能保障民生底 线、夯实发展根基;从基层治理看,党员干部摒弃“大手大 脚”的粗放作风,以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才能在 “紧约束”下实现“优服务”,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过“紧日子”是优化资源配置、积蓄发展动能的关键招。 “紧日子”不是“苦熬日子”,而是通过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 利用,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党员干部发扬过“紧日子”作 风,本质上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一方面,通过厉行 节约倒逼制度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政府部门打破惯性思维, 探索数字化办公、跨部门协同等新模式,以“紧”促“改”;另 一方面,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 或是用于攻克“卡脖子”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 “俭”谋“进”。正如脱贫攻坚战中,党员干部通过精打细算将 每一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最终实现千万群众脱贫摘帽;疫 情防控期间,各地政府精简非必要支出,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 应,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这些实践证明,“紧日子”不仅能激发 创新活力,更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为长远发展筑牢 坚实根基。 拧紧节约“螺栓” 答好作风“考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 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从严从简、依法依 规”为原则,从经费管理、公务活动、资源节约等领域全面拧 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这不仅是规范公务行为 的“紧箍咒”,更是检验党性修养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 要以制度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