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深化巡视整改,为国有企业高质量
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巡视监督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深
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23—2027
年)》明确提出,要以“强化整改责任落实、强化整改全程监督、
强化成果转化运用、用好问责惩戒武器”为核心举措,这一部署
充分彰显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以巡视整改提质升级引领巡视工
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
柱和依靠力量,肩负着将巡视整改要求深度融入日常经营管理、
融入深化改革进程、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融入领导班子和干
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全面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切实实
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的战略目标,为国有企业
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加强巡视整改的重要意
义
(一)巡视整改是深化国有企业政治建设,践行“两个维护”
的具体行动。政治巡视是对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
监督,关键是要落到职能责任上,以此检验被巡视党组织是否以
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国有企业作为党领导国民经济
发展的战略支柱,发展历程长、组织架构深、覆盖领域广、人员
构成杂,在推进国企改革,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面临
着如何统一企业上下各级员工思想行动,如何围绕中心任务优化
生产布局,如何构建长效机制,防范腐败滋生与内外风险等一系
列问题。巡视工作既要不断发现国有企业在政治建设中存在的薄
弱环节、履行职责使命存在的差距,更需要通过巡视整改开展全
方位 “政治体检”,深挖政治偏差并及时纠偏。加强巡视整改,
既能推动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又能进一步夯实
国有企业政治根基,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促使其以扎实
行动、具体举措、工作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国有企
业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巡视整改推动生产经营提
质增效,为国企改革注入动能,有效回答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涌现
的新问题和新风险。
(二)巡视整改是贯彻严的基调,深化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
党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
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国资国企领域
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是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领域。
近年来,国资国企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反腐败斗争形
势依然严峻复杂,存量尚未见底、增量仍在发生,“靠企吃企”、
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依然易发多发,特别是国有企业新型
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难度更大、危害性更深。当前,国企领域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必须
通过巡视整改这一有力举措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
烈传导下去、一贯到底。必须将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
监督作为深化巡视工作的战略支点,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带
动“绝大多数” 责任落实,靶向推进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
标投标等权力集中领域的问题整治,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
准化、常态化提供有力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
效提升被巡视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效能,
切实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巡视整改是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推进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巡视工作五项基本原则之一,“坚持围绕
中心、服务大局”是巡视工作的行动指南,只有紧扣中心工作,
巡视才能锚定方向不偏航;唯有服务大局,巡视监督才能释放最
大效能。需深刻把握巡视整改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同频共振的
辩证关系,将整改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
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
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国
有企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必须锚定的中心任务。通过巡视发现
问题、形成震慑,以巡视整改持续对标检查国有企业履行主责主
业情况,将问题整改与深化改革一体谋划、协同推进,不断增强
核心功能,锻造核心竞争优势,真正把政治巡视同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度融
合,以高质量整改实现高质量巡视,以高质量巡视护航高质量发
展,更好地履行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新的使命担当。
二、直面问题,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存在的突出问
题
随着政治巡视向纵深推进,巡视整改工作面临愈加复杂的实
践挑战。当前,对整改标准的认知差异、集中整改期后的监督缺
位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这些短板极大影响了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工
作的穿透力与实效性。
(一)巡视整改与业务监督的融合机制存在短板。巡视工作
的落脚点是透过业务看政治,深挖问题根源,但在实际工作中,
业务部门更多的是被动完成职责任务,被动执行整改任务,缺乏
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主动建言,尚未形成协同联动的整改合力。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全面监督、职能部门日常监督均存在薄
弱环节,参加巡视反馈、建立整改监督台账、指导制定整改方案、
审核集中整改进展报告的参与深度与主动性仍有待提升,对集中
整改期结束后的持续跟踪督促监督机制缺失。巡视发现的问题及
整改成效尚未充分融入领导班子建设与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二)巡视整改的监督评估机制尚不健全。尽管大多数国有
企业已按照要求,探索建立巡视整改评估机制,但整改评估制度
仍缺乏明确的定性和定量标准,整改评估工作难以系统地开展并
取得实效,对整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力等追责问责的机制尚需
完善,这些成为今后巡视整改工作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实践中,
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和监督反馈不畅,无法全方位、全
周期、全流程地了解和掌握被巡视单位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更无法为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同题共答的关键机制缺
失,巡视整改帮助被巡视党组织实现改进提升的作用被弱化,
“老问题”逐步积存演变,形成“破窗效应”,影响了巡视整改
工作的权威性。
(三)巡视整改责任全级次穿透传导机制尚需建立。压实巡
视整改主体责任是巡视整改落到实处、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