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
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
同志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核
心是“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
话,朴实而深刻,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最根本的逻辑。作
为党的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何种职务,都要时刻扪心自
问:我们的工作,是为了谁?我们的权力,应该怎么用?今天,我
想用“三颗心”与大家共勉,希望我们都能在服务群众的生动实
践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在思想深处解决“我是谁、为
了谁”的问题
“赤子之心”,就是对党和人民最纯粹、最真挚的感情。这
颗心,是我们共产党人出发的地方,也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的力量源泉。
这颗心,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深刻信仰。我们党从
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
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余年来,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打土豪、分
田地”,到建设时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新时代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条红线一以
贯之。党的理论,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理论。每一位党员干部,
都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
政治任务,深刻领悟其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从理论上、从
情感上、从灵魂深处,真正搞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
去”,从而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
这颗心,体现于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情的深浅,决定
着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焦裕禄同志为什么
能带领兰考人民战胜“三害”?因为他把老百姓当亲人,看到群
众受苦,他“肝部疼得更厉害了”。这种感同身受的真情,是任
何报告、文件都无法替代的。我们有些干部,学历高、能力强,
但就是和群众说不到一块儿去,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群众的真
感情。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是材料和数据;走进群众家里,才
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急难愁盼。全市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多到田
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院走一走,多同群众坐一条板凳,多
听一听群众的唠叨话、烦心事,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
汲取智慧。
这颗心,检验于对群众呼声的及时回应。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
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一个下水道堵塞问题,可能影响几百户居
民的正常生活;一个公交线路的调整,可能关系到上千名学生的
上学路。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恰恰是检验我们宗旨意
识的“试金石”。前段时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
群众反映,XX 区一处老旧小区的化粪池常年堵塞,异味扰民,
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都未得到彻底解决。我对此事作了批示,要
求相关单位立行立改。一周之内,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件事说
明,不是问题解决不了,而是我们的干部有没有把群众的事真正
放在心上。我们要建立健全民生诉求快速响应和办理机制,对群
众反映的问题,能马上办的,要雷厉风行;需要协调解决的,要
跟踪督办,决不能让群众的呼声石沉大海。
二、常怀一颗“工匠之心”,在履职尽责中磨砺“真本领、
硬功夫”
“工匠之心”,就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
为人民服务,光有热情和感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干事创业的真
本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需要我们像工匠打磨作品一样,
用心、用情、用力。
要有“愿为”的境界。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把群众
满意作为最高的标准。当前,一些干部中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的懈怠思想,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