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作风建设精神以优良
作风引领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粒扣子”,是党中
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
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作风建设深刻改变了中国。对于高
校而言,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
重要阵地,深入学习贯彻作风建设精神,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向
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
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今天,我们围绕作风建设在高校治
理中的实践路径,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
一、作风建设在高校治理中的特殊意义,构建风清气正育人
环境
(一)八项规定是净化高校政治生态的“净化器”。高校肩
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政治生态的优劣直接关系
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风建
设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通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决破除高校中存在的“重行政轻教学”“重考核轻实效”等不
良倾向。某高校曾因过度追求行政化管理,导致教师疲于应付各
类检查评比,教学科研精力被严重分散。自贯彻八项规定以来,
该校精简会议文件 60%,建立“教学科研服务直通车”机制,
让教师真正回归育人主责主业。实践证明,只有以八项规定为抓
手,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才能让高校回归学术本位、育人初
心。
(二)八项规定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压舱石”。教育公平是
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顶端,必须成为维护
公平正义的典范。作风建设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利用职务之便
谋取私利等行为划出红线,有效遏制了高校招生、职称评审、资
源分配等环节可能出现的权力寻租现象。近年来,教育部通报的
多起高校违规招生案例中,正是通过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及
时斩断利益输送链条,保障了广大学子的受教育权利。这启示我
们,只有将八项规定贯穿高校管理全过程,才能筑牢教育公平的
堤坝,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八项规定是涵养校园文化的“营养液”。校园文化是
一所大学的灵魂,清正廉洁的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
的价值取向。作风建设所倡导的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精神,与高
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某“双一流”高校将八项规定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廉洁文化长廊”,开展“学术诚信宣
誓”“师德故事分享”等活动,使廉洁自律意识深深扎根师生心
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仅
收获知识,更培育了崇廉尚洁的品格,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整治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行为,严守学术诚信底
线
(一)织密制度笼子,规范经费管理流程。科研经费是高校
开展创新研究的“生命线”,但近年来虚报冒领、挪用侵占等问
题时有发生。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构建全流
程监管体系。一是完善预算编制机制,推行“科研人员+财务专
家”联合编制模式,提高预算科学性;二是建立动态监控平台,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经费使用进行实时预警;三是简化报销流程,
推行“无纸化报销”“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举措,让科研人
员从繁琐的报销事务中解脱出来。某高校通过上述改革,科研经
费违规率下降 75%,真正实现了“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
务”。
(二)强化监督问责,形成震慑效应。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
行。要建立“纪检+审计+财务”协同监督机制,对重点科研项
目、大额经费使用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坚持“一
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管理部门失察责任。某省
教育厅通报的一起科研经费套取案件中,不仅追回违规资金 200
余万元,还对项目负责人和院系分管领导给予党纪处分,在全省
高校形成强烈震慑。只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科研腐败,才能
维护学术尊严,守护科研净土。
(三)弘扬学术诚信,培育科研道德风尚。学术诚信是科研
工作者的立身之本。要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教师
岗前培训,定期开展“学术规范大讲堂”“科研伦理案例研讨”
等活动。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将诚信表现与职称评聘、项目申报、
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某高校设立“学术诚信标兵”评选,对恪守
学术规范的师生给予表彰奖励,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的良好氛围。通过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让求真务实、严
谨治学成为高校科研人员的自觉追求。
三、规范高校公务接待与基建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与工程腐
败
(一)严控公务接待,树立勤俭办学新风。公务接待看似
“小事”,却关乎党风政风校风。要严格执行“无公函不接待”
“对口接待”“总量控制”等规定,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