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征程上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 观 在新征程上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 之,民之所恶恶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树 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 “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 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 等根本性问题。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搞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行为明确列为违反政治纪律并从重处分,彰显了党中央纠治政 绩观偏差的坚定决心。今天,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党课学习,就是要深入领会总 书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切实把正确政绩观贯穿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 一、要深刻把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时代价值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履职尽责、干 事创业的根本标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树立正确政绩观 不仅是思想认识问题,更是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 (一)这是践行 “两个维护” 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 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 党性坚强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偏航,而践行正确 政绩观正是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从河北正定提出 “工作必须服从大局”,到福建倡 导 “滴水穿石” 精神,从浙江强调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到上海要 求 “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总书记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为我们树立了践行 正确政绩观的标杆。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只有把政绩观校准到总书 记重要论述上来,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以实际行动 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二)这是践行根本宗旨的核心体现。我们党把 “人民” 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 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强调:“为官之本在于为官 一场,造福一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到疫情防控守护人 民生命健康,从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到共同富裕稳步推进,这些实打实的政绩,都 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反观一些地方出现的 “形象工程”“面子工 程”,本质上是背离人民立场的政绩观错位。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创 造出群众认可的真政绩。 (三)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观决定政绩观,政绩观影响发展 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主题,这对政绩观提出 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 陷入误区”。实践证明,那些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虽然可能带来短期效 益,却会留下长期隐患。从长江大保护摒弃 “先污染后治理” 老路,到各地产业升级 拒绝 “低水平重复建设”,践行正确政绩观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要准确领会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 正确政绩观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干事创业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入理解 其核心内涵,需要从价值原点、历史逻辑、实践要求三个维度系统把握。 (一)要从价值原点上来把握,回答 “为谁树政绩” 的根本问题。“政绩为谁而 树” 关乎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 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这深刻阐明了正确政绩观的价值取向 —— 人民至上。一是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考量,既解决衣食住行等民生难 题,也关注精神文化等更高层次需求,正如总书记所说,哪怕是 “僻土深山的群众买 不到灯泡肥皂” 这样的小事,解决了也是好政绩。二是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政绩好不 好,要看群众是否真正受益,是否得到实惠,而不是看报表数据、汇报材料。脱贫 攻坚中,无数干部扎根基层,用 “一户一策” 换来群众笑脸,这才是最过硬的政 绩。三是以长远福祉为目标。不搞 “寅吃卯粮” 的短期行为,而是着眼于教育、医 疗、生态等可持续发展领域,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子孙后代。 (二)要从历史逻辑上把握,明确 “树什么样的政绩” 的评判标准。“树什么样的 政绩” 考验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 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历 史观。一是处理好 “显” 与 “潜” 的关系。城市改造、项目建设等显性 政绩要做,但教育奠基、制度建设、生态保护等隐性政绩更要抓。浙江 “千万工 程” 之所以成为典范,正是因为历任干部接力耕耘,既解决了当时的环境问题,更铺 就了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路。二是处理好 “近” 与 “远” 的关系。对短期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