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大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大会上 的发言 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召开 2025 年第三季度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大会。这不仅是对过去三个月“披荆斩棘、奋 勇拼搏”工作成果的全面复盘,更是对“安全护航、发展提速” 这一核心命题的深入思索。 三季度以来,我们始终秉持“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 坚定信念,以“刮骨疗毒”的果敢魄力直面安全生产中的难题, 以“全局统筹”的战略眼光夯实安全基础。成功实现了从“事后 补救”到“事前预防”的重大转变,达成了从“局部改善”到 “整体优化”的显著跨越。接下来,我将从“强基铸魂、破局突 围、提效赋能、稳舵远航”四个维度进行总结发言。 一、强基铸魂:以系统化架构筑牢安全“防护堤” (一)风险管控织就“三张网”,实现源头严防 坚持“防患于未然”的理念,精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 险防控体系。 一是织密“精细排查网”。组织跨部门专业技术团队对公司 32 个作业单元展开“风险全景图”绘制工作。通过细致入微的 排查,精准辨识出高风险作业环节 52 处、关键设备隐患点 145 个。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区域一清单、一岗位一策略”的精 细化管控方案,确保每个区域、每个岗位的风险都能得到精准防 控。 二是织密“分级响应网”。推行“蓝黄橙红”四级风险动态 响应机制,蓝色为低风险预警,黄色为一般风险预警,橙色为较 大风险预警,红色为重大风险预警。对于红色风险,由公司高层 领导亲自挂帅督办;橙色风险纳入日调度会重点议题,实时跟踪 处理进度。三季度累计启动橙色预警 15 次、黄色预警 42 次,通 过及时有效的措施,所有预警风险均实现降级处理,将风险牢牢 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三是织密“智能预警网”。在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间等 重点区域安装了 76 台套先进的气体检测仪、烟雾报警器和温度 传感器。这些设备能够实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智能监控平台,一 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和短信提醒。三季度, 通过该智能监测系统成功预警并避免潜在事故 11 起,为安全生 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制度建设拧紧“三道锁”,确保责任明晰 以“制度为纲、流程为线”的管理理念为核心,不断完善安 全生产责任闭环机制。 一是拧紧“职责界定锁”。全面修订《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进一步明确了从公司管理层到一线基层岗位的 138 项具体安全 职责。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 612 份,确保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 工都清楚自己的安全责任,真正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 上有责任”。 二是拧紧“流程规范锁”。针对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 10 类 高风险作业,制定了“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的全流程标准化作 业规范。引入电子审批系统,实现作业审批的线上化、智能化。 三季度,高风险作业合规率达到 99.5%,较二季度提升了 3 个百 分点,作业流程更加规范有序。 三是拧紧“考核问责锁”。将安全绩效指标纳入全体员工绩 效考核体系,权重提升至 35%。建立了严格的安全事故问责制度, 对发生的 4 起一般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 查处理,问责相关管理人员 7 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促使全 体员工更加重视安全生产。 (三)培训提升激活“三动力”,推动意识深化 聚焦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 全”的思想转变,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安全教育体系。 一是激活“认知驱动力”。开展“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 邀请行业专家、安全监管部门领导定期为员工授课。同时,每周 组织“安全案例分享会”,通过播放事故警示视频、剖析典型案 例,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安全事故的危害。员工安全知识考试优秀 率提升至 94%,安全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激活“实操行动力”。新建“安全技能实训中心”,配备 了模拟火灾现场、电气安全操作等 15 个实操训练科目。组织全 体员工进行实操技能培训和考核,新员工安全培训不合格坚决不 予上岗。三季度,员工实操考核通过率从 88%提升至 98%,员 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是激活“文化传播力”。选树“安全标兵”40 名、“安全 示范班组”15 个,通过公司内部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他们 的先进事迹。编制《安全文化手册》,开展“安全文化月”活动, 举办安全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 化氛围,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二、破局突围:以精准施策攻克安全“硬堡垒” (一)动火作业化解“三困”,实现全程可控 针对高温多雨季节动火作业面临的“审批繁琐、监管困难、 风险叠加”等难题,创新管理模式,精准施策。 一是化解“审批效率与安全保障”平衡困局。自主研发“动 火作业智慧审批系统”,整合了资质审查、风险评估、方案审核 等多项功能。通过该系统,动火作业审批时长从平均 5 小时大幅 缩短至 1 小时,同时设置了严格的风险评估和自动拦截机制,对 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申请一律不予通过,确保了审批效率与安 全保障的有机统一。 二是化解“现场监管与远程监控”协同困局。推行动火作业 “双监控”制度,现场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监护人,同时利用高 清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远程监控。三季度, 通过远程监控及时纠正违规操作 21次,现场整改安全问题 45项, 有效杜绝了动火作业中的违规行为。 三是化解“历史隐患与当前作业”叠加困局。对老旧厂房、 复杂管网等区域动火前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清理易燃杂物 3.1 吨,更换老化电缆 200 米,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临时设施 8 处。从源头上消除了动火作业的潜在风险,确保了动火作业的安 全进行。 (二)有限空间突破“三关”,保障作业安全 围绕有限空间作业“空间狭小、风险复杂、救援困难”等突 出问题,构建全流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突破“准入审查关”。严格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 作业”的原则,作业前必须使用专业设备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含 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合格并通风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