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
组(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产业工
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深化产业工人
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一阶段
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
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更是一
次加压奋进的动员部署会,旨在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
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提质
增效,为*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省里的最新会议精神和《*省深化产
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核心内容。市工业和信
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负责同志分别作
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大家的
讨论,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战略
定位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
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
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和现
实紧迫性。
第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要求。工人阶级是我国
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部分。夯实产业工人
队伍这一执政的阶级基础,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领导地位的巩
固,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业
工人的构成、分布、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通过深
化改革,不断壮大队伍、提升素质、保障权益,才能始终保持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才能把广大产业工人最广泛、最紧密地团
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
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二,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市正处在
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构
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提质增
效,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都离不开一支宏大的知
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
看到,我市产业工人队伍的现状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
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
题依然突出;“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扭
转;产业工人的职业荣誉感、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待进一步
提高。这些问题不解决,产业升级就是空中楼阁,高质量发展
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这是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省委、省政府高
度重视产改工作,近期专门出台了《*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的目标任务和行动路
径。方案提出,到2027年,要新增高技能人才70万人次左
右,培养造就一大批工匠人才。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下达
了任务书。*市作为全省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必须主动对标
对表,坚决扛起责任,将省里的“作战图”转化为我市的“施
工图”,确保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过去一段时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
发力,我市产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思想引领持续加
强,技能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健全。特别是
今年以来,全市已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592人次,并积
极探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新增技能人才达到1041人,这
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更要看到,成绩只是起点,改革
永远在路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必
须以“归零”的心态、“冲刺”的姿态,推动产改工作向纵深
发展。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深化产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
目标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发力、持续
用力。接下来,要重点围绕“赋能、提质、增收、强基”四个
方面,抓好以下几项关键任务。
(一)聚焦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要始
终把加强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产业工
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一是要深化理论武装。要创
新方式方法,运用产业工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持续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
创新理论走进车间、深入班组、入脑入心。二是要弘扬“三种
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挖掘
和宣传我市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和“*工匠”,讲好他们的奋斗
故事,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文化在*大地蔚然成风。三
是要建强企业阵地。要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
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
常、抓在经常,打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增强产
业工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二)聚焦技能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