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区环保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区环保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
实近期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决策部署,分析研
判当前全区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
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X 同志传达了市环保会
议精神,几个街道和部门也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问题找得准,
措施也比较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短板,深刻认识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现
实紧迫性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必须时刻记
在心中、抓在手上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全区
上下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污染
防治攻坚,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一点必须予以
肯定。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截至 9 月上旬,全区空气质量综合
指数为 4.58,同比下降 6.5%,在中心城区名列前茅。特别是可
吸入颗粒物的治理成效尤为显著,PM10 累计平均浓度已连续 25
周在全市六个主城区中排名第一,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在扬尘污染
管控方面下的功夫、花的力气是卓有成效的。细颗粒物浓度也呈
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今年 1—8 月累计浓度为 38 微克/立方米,
同比改善 5.4%,优良天数增加了 12 天。尤其是刚刚过去的 8 月
份,出现了连续 15 天的“优”等级天气,PM2.5 单日浓度最低
降至 15 微克/立方米,广大市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X 蓝”带来
的幸福感。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离
不开全区环保战线同志们的日夜坚守。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区环保工
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严峻,任务极其艰巨。这份成绩单,是
在付出了巨大努力的基础上取得的,基础尚不稳固,稍有松懈就
可能出现反弹。一方面,结构性污染的根源尚未根本扭转。我区
地处城市 X 区域,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
构偏公路的“三大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污染物排
放总量依然处于高位。另一方面,季节性污染的挑战日益临近。
再过不到一个月,就将进入秋冬季,这是传统的大气污染高发期。
届时,不利的气象扩散条件将与污染物排放形成叠加效应,极易
引发重污染天气。回顾去年秋冬季,我区 PM2.5 累计浓度一度
高达 61 微克/立方米,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这个数值本身就说
明了压力之大、挑战之巨。更要警醒的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比如,一些部门和属地街道还存在思想麻
痹、精神懈怠的现象,认为环保工作已经抓了好几年,可以“歇
歇脚、喘口气”了;个别工地对扬尘管控“六个百分百”的要求
执行不到位,夜间施工、渣土运输环节仍有漏洞;部分餐饮企业
的油烟净化设施“装而不用、坏而不修”的问题时有发生;对高
排放老旧柴油货车的管控和淘汰力度仍需加大。这些问题,看似
是小事,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
可能对全区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造成拖累。因此,全区上下必须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践
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
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彻底摒弃“环保影响发展”的错误观念,牢
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的正确政绩观。要以“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
力以赴打好这场输不起的蓝天保卫战。
二、聚焦关键领域与核心指标,实施靶向发力与系统治理的
精准组合拳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坚持
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核心污染物,扭住关键污
染源,实施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
地生根、见到实效。下一阶段,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新突
破。
(一)以超常决心深化源头治理,坚决遏制工业污染存量与
增量。工业污染是我区大气污染的“主战场”,是实现空气质量
根本好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坚持“治、提、管”三管
齐下。一是强力“治”。要加快推进存量工业企业的深度治理。
目前正在实施的“X 重点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项目”,
总投资 1.2 亿元,计划对园区内 35 家涉 VOCs 排放企业实施“一
企一策”的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70%。相关部门要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明年 6 月底前全面完工,实现 VOCs
年减排量超过 200 吨的预期目标。二是主动“提”。要引导和倒
逼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区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要联合
行动,对辖区内现有的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的 3 家重点企业,
逐一明确改造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于按期完成改造并稳定实现超
低排放的企业,在环保专项资金、绿色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对于逾期未完成的,要依法依规采取按日计罚、限产停产等严厉
措施。三是精细“管”。要全面推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化
管理。生态环境分局要牵头,在 10 月中旬前,完成对全区涉气
工业源的新一轮排查和绩效分级,科学制定差异化的应急减排措
施。坚决反对“一刀切”,确保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环保绩
效水平高的企业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让绿色发展成为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
(二)以最高标准实施精细管控,全面巩固和提升扬尘污染
治理成效。扬尘治理是我区的“长板”和“亮点”,但越是如此,
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从“治标”向“治本”深化,从“人防”
向“技防”升级。一是升级监管平台。要充分利用好已经建成的
“智慧工地扬尘在线监控与联动执法平台”,将全区 50 个在建工
地全部纳入 24 小时在线监控网络。区住建局、城管局和生态环
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