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某镇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某镇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按照市、县两级的安排部署,为深入推进 XX 镇社会管理创 新,健全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逐步创建和形成 XX 特色的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模式,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整 合现有各类行政资源,以层级负责为基础,以细分区域为平台, 以提高效率为目标,以“定位网格化、内容多元化、项目精细化、 服务规范化、管理信息化”为管理手段,全面推行“四级网格、 五项机制”的现代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向精 细、静态到动态、分散到集中、局部到全面的转变,逐步实现管 理的全覆盖与服务的全方位,加强和提升全镇社会管理与服务的 综合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探索建立以“四级网格、五项机制”为主的社会管理新 模式,实现辖区社会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明显提高;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 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打造“美好、宜居、 幸福、和谐”新 XX。 三、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稳定进 行,明确具体责任与分工,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成立 XX 镇 XX镇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镇党委政法委员、武装部长 XX 同志 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的统筹协 调及日常工作,督促、检查、收集、整理工作进展情况。 四、三级网格网格管理的基本内容:将全镇社会管理工作以 固定的区域为单位,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实行工作方法上“下 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灵活运用。 (一)科学划分网格 全镇网格化管理分为“大、中、小、微”四级网格管理: 一是设一级“大”网格。以全镇为单位设置一个一级网格, 镇党委书记为总网格长,负责统筹辖区内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二是设二级“中”网格。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置 14 个二 级网格,每个二级网格负责人为乡镇包村(社区)联系点领导, 负责统筹本网格内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三是设三级“小”网格。以屯为单位设置 110 个三级网格, 每个三级网格负责人为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组长、驻村(社区) 民警、村(社区)两委干部、专职网格员、县直部门联系村(社 区)抽调干部职工等人员组成。 四是设四级“微”网格。以户为单位设置 853 个四级网格, 每个网格为 10-20 户村(居)民或某条(街)小区、楼栋,每个 四级网格负责人为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组长、村(社区)两委干 部、监委干部、村屯小组长、楼栋长、人大代表、党员、志愿 者等人员组成。 每级网格由网格长建立一个网格微信群对下一级网格负责 人进行管理。 (二)绘制网格地图 绘制全镇网格图,各村(社区)以本辖区为单位绘制网格地 图,界定网格的四至范围,建立网格档案,做到人进户、户进房、 房进网格、网格进图,实行网格内全员、全地域、全事务管理。 (三)落实网格职责 全镇网络化管理实行层级负责制,各个层级网络责任人负责 本级网格工作。职责如下: 一级“大”网格:指导基层的管理与服务等综合工作;协调 重大事宜;定期深入村、社区内听取村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将其反馈至镇相关部门给予解决;督促与指导下级网格责 任人工作落实情况。 二级“中”网格:负责做好本网格的管理与服务等综合工作, 组织召开下级网格工作例会;每个工作日深入下级网格收集居民 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各类动态情况反馈至镇相关部门与责任人, 协助其给予解决;督导下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其网 格工作记录等。 三级“小”网格:收集与整理网格内民生、经济、稳定、社 情民意调查等各类信息资源,建立网格化管理台账系统;每个工 作日深入责任片区,巡查网格内安全、消防、卫生、特殊人群服 务管理、居民事务代办等设施及工作的情况;将网格内各类动态 情况反馈至相关责任人,督促并协助其给予解决;认真做好网格 化工作记录。 四级“微”网格:每个工作日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 摸排、社会治安巡查等工作,对对巡查出的问题,汇总上报到上 级网格,做好协调处理工作。 三级网格即基础网格也是最重要环节。管理要实行“定格、 定员、定责、定岗”的四定原则。每个驻村(社区)民警可对专 职网格员进行工布置、安排,共同开展工作。个网格员要努力做 到“四知四能”(即知网格概况、知居民家情、知村(社区)情 民意、知求助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 赢得信任)。具体任务如下:1、负责网格内居(村)民信息登记、 社情民意收集、社会治安巡查、应急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政策 法规宣传和组织居民参加活动。2、协助做好网格内与居(村) 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党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区 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城区管理、 环境卫生、文化体育、消费维权以及空巢老年人、残疾人、未成 年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3、对网格内供水、供电、供 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区政服务单位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 反馈,指导和监督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 司开展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4、开展便民利民服务,面 向空巢老年人、留守儿童、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等弱 势群体,开展上门送温暖、康复指导等服务;引领社区志愿者 开展结对帮扶和一对多、多对一服务,社区“爱心超区”的慈善 服务。5、围绕村(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和居(村)民精神生活 需求,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服 务活动。 (四)建立公示制度 建立网格管理服务公示制度,在每个建立公示制度网格内醒 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管理服务工 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社区公共服务场 所要设置网格区域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