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自治区直属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学活动上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自治区直属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学 活动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青年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来自 XX 区直机关各 个单位的青年才俊们一起学习交流。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 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去年刚加入机关工委大家庭的新 兵,无论是理论的深度,还是实践的广度,我都还有很大的差距,需 要向在座的各位学习。今天,与其说是“研讨发言”,不如说是一 次“学习汇报”,我就结合自己入职以来的经历和思考,围绕“青 年干部如何成长”这个大课题,从个人角度谈三点不成熟的体会, 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请教。 我分享的主题是:从“心”出发,以“能”破局,向“实”而 行。 一、从“心”出发,在思想淬炼中校准“成长航向标” “欲事立,须是心立。”这是我辗转几个不同岗位后,最深刻的 感悟。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经济部门,后来又在纪检监察系统工 作过一段时间,直到去年来到机关工委。每一个岗位都是一座熔 炉,每一次转换都是一次重塑。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发现, 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走多稳的,最终还是内心的那份“笃定”。 这份笃定,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根基和政治站位。 刚到工委 XX 部时,我的工作职责主要是督查调研。坦白说, 起初我对这份工作的理解是比较表浅的,认为就是按照上级部署, 去看看、查查、问问,然后形成报告。但在学习和实践中,我越来 越认识到,这个想法是多么被动和局限。督查不是简单的“找 茬”,调研更不是机械的“访问”,它们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落地生根的“利器”,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 是提升机关党建质量的“探头”和“抓手”。任何一项工作,如果 只是停留在“要我做”的层面,是绝不可能做深做实的。 真正的转变,源于对思想理论的持续学习。特别是深入研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重温总书记在中央和国 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我才深刻理解到,加强机 关党建是“走在前、作表率”的必然要求,是推动 XX 高质量发 展的坚强保证。这篇纲领性文献,为我们描绘了新时代机关党建 的“总蓝图”,也为我们每一位党务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我 逐渐认识到,我的工作,看似是具体的督查调研事务,实则关系到 党的决策部署能否畅通无阻地抵达“最后一公里”,关系到我们 能否真正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 这种思想上的“破冰”,带来的是行动上的“突围”。我开始 主动思考:如何让督查调研更有“穿透力”,而不是浮在表面?如 何让我们的建议报告更有“含金量”,真正服务于决策?如何通过 我们的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从“两张皮”变为“一盘棋”?这种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探求”的心态转变,让我感到自己的工 作有了灵魂。我想,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要勤修 思想之内功,在持续的理论学习中,把稳个人成长进步的“方向 盘”,将个人的理想追求,深度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从 而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不竭的动力和非凡的价值。 二、以“能”破局,在专业训练中锻造“干事金刚钻”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有了想干事的“心”,还必须 有能干事的“能”。作为一名“新兵”,这种“本领恐慌”和“能 力危机”我体会得尤为真切。面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 务,面对工委领导和同事们的高标准、严要求,我心中充满激情,渴 望能尽快独当一面,作出贡献。但现实的“骨感”也时常让我感 到压力:对党建理论的理解一知半解,对一些工作的历史沿革和 深层逻辑知之不详;谋划工作时思路不够开阔,缺乏系统性思维; 与基层单位沟通协调时,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技巧有待提升。这 些“不能”的背后,是能力上的赤字。 如何破局?唯有勤学苦练,锻造属于自己的“金刚钻”。我告 诉自己,要把每一个“不能”的痛点,都变成能力跃升的支点。 一是向政策文件学方法、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