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就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就业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就
业形势,总结交流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
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
任,全力以赴推动我县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就
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做好就业工作,对于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大
局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我讲三点意
见。
一、回顾过去,成效显著,就业工作根基稳固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深刻调整的产业
结构,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稳就业保就业
的决策部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
的使命担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推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来之
不易的成绩,全县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截至目
前的数据显示,我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38人,超额完成年
度指标任务,完成率高达112%,这充分证明了我县经济发展的
强劲韧性和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农牧区劳动力实现转移就
业5667人,年度指标完成率达到103%,为促进城乡劳动力要素
合理配置、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注入了强大动力;就业困难人员
实现再就业16人,完成率达到160%,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
态清零的目标,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发放跨省务工一次性交
通补助的完成率达到104%,有效激发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积
极性;组织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682人,年度指标完成
率97%,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成
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的结果,也
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总
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服务网络深度下沉,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公
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业工作的根基在基层,活力在末梢。过去,就业
服务存在“上热下冷”、信息传导层层递减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县创新性
地推行了“村级联络员”制度,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和社区中,精心选聘并系统培养
了一支扎根基层、熟悉民情、甘于奉献的联络员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是政策的“宣
传员”,更是信息的“收集员”和服务的“代办员”。他们依托“就业直通车”等
流动服务平台,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将最新的招聘信息、最实的
扶持政策、最贴心的指导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里。通过这一举措,成功
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无缝衔接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
存在的就业信息不对称、政策“悬空”、服务“断线”等顽固症结,真正实现了服
务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
服务。
(二)政策宣传方式创新,激活政策红利“源头活水”。好
的政策要产生好的效果,宣传引导是关键。我县彻底摒弃了以往“坐等群众上
门”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向“主动送策上门”的积极服务理念。依托新建立的联络
员队伍,组建了多个就业专干小组,常态化开展“暖心敲门”“就业政策进万
家”等主题活动,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宣传方式上,坚持线上线下
同频共振。线上,充分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政策图文解读、岗位
信息速递、线上招聘会链接,让信息传播更快捷、覆盖面更广。线下,因地制
宜,举办“田间课堂”“庭院招聘会”“招聘集市”等接地气的活动,并充分利用
乡村大喇叭等传统媒介,用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语,甚至专门印发*双语宣传材料进
行讲解,确保政策宣传无死角、无盲区。这种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矩阵,让《进
一步做好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深入人
心,确保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政策红利能够
精准直达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真正成为群众就业创业的“及时雨”和“定心
丸”。
(三)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兜牢民生福祉“基本底线”。做
好就业工作,必须紧紧扭住重点群体这个“牛鼻子”。我县始终将高校毕业生、农
牧区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作为就业帮扶的重中之重,实施分类指导、
精准施策。针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了《高校毕业生扶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细则(试
行)》,通过提供求职补贴、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发放基层就业补助等措施,多渠
道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就业。针对农牧区富余劳动力,通过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和就地
就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方式,既为他们外出务工降低成本、提供保障,也积极开发
本地特色产业岗位,让他们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家门口”的愿望。特别是对于
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了精细化的帮扶台账,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的动态管
理,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发放就业扶贫援助补贴、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等方
式,确保他们能够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正是这种“滴灌式”的精准帮
扶,确保了全县就业大局的稳定,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让发展的成果
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就业工作
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
在,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岗位供给能力受到一定影
响。从内部结构看,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日益凸显,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高技能人才
短缺,而部分劳动者的技能无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此
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新业态从业
人员的劳动保障问题也亟待规范。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
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审视当下,聚焦关键,准确把握就业工作新要求
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
期。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这既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
更高要求,也为我们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新的历史机
遇。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做好新时
代就业工作的核心要义。
(一)必须坚持服务发展大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
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经济发展的“助推
器”。必须摒弃就业抓就业的狭隘思维,自觉将就业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
大棋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要紧密对接我县的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