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就业创
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各位退役军人代表: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对全市退役军人同志们的深厚感情
和高度责任感,在这里召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刚才,
几位退役军人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也提出了
中肯的意见建议,听后很受启发、深受感动。大家从军营到社会,
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担当;转换的是岗位,不换的是本色。
你们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继续发光发热,是我们的宝贵
财富,也是全市人民的骄傲。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就是深入倾
听大家的心声,直面当前工作的难点与堵点,共同谋划推动我市
退役军人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的新路径、新举措。
一、肯定成绩明确方向,深刻领会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工作的重大意义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力量。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在党的二
十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完善退役军人就业支持体系,健
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实践路径,为我们做好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退役军人就业
创业工作体系不断健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服务保障日益优化,
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政策支撑体系日趋完善,保障基础更加坚实。我市已
初步构建起覆盖税收优惠、创业补贴、金融扶持、教育培训等多
个维度的“四梁八柱”政策框架。市财政近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
金,用于支持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和困难帮扶,部分区
县的专项投入也超过千万元级别。通过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创
新推出“拥军贷”“退役军人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累计发放创
业担保贷款超过 X 亿元,有效缓解了军创企业的融资难题。这
一系列举措,为退役军人平稳过渡、顺利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
保障。
其次,就业创业渠道持续拓宽,发展态势稳中向好。我市坚
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支持”相结合,年均举办线上线
下专场招聘会数十场,数以千计的退役军人通过这些平台找到了
心仪的岗位,实现了就业意向。全市退役军人总体就业率始终保
持在 95%以上的高位水平,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工作是扎实有效
的。同时,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军创企业和创
业典型,他们在高新技术、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生活服务等多
个领域开疆拓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不
完全统计,我市由退役军人创办的市场主体已超过 9000 家,吸
纳带动了大量社会就业。
再次,先进典型示范效应凸显,社会尊崇氛围日益浓厚。在
座的各位就是杰出代表,在全市范围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有退役军人投身前沿科技,带领团队研发的“MR 全息应用训练
系统”在全国创业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实现了从“操纵钢枪”
到“驾驭算法”的华丽转身。有退役军人扎根广袤乡村,流转土
地百余亩发展现代种植园,年产值超过 XX 万元,并积极采用
“公司+农户”模式,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其直播带货月营业
额高达 XX 多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兵支书”和“领头雁”。
更有退役军人企业家群体,在*区创办的企业集群年产值高达XX
亿元,年纳税额超过 XX 万元,展现了惊人的经济能量和社会贡
献。这些鲜活的案例,生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
的铮铮誓言,也为广大退役军人树立了可学可赶的标杆。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
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也离不开像*军创会这样的社会组织的桥梁
纽带作用,更离不开像*网络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有拥军情怀的企
业的鼎力支持。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退役军人事业的社会各界
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挑战剖析短板,精准把握当前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形势新任
务的要求,对标广大退役军人的热切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
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挑战。刚才大家在发言中也提到了不少“难
点”“堵点”和“痛点”,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着力破解的现
实问题。
一是能力转换的“适配性”难题。许多退役军人在部队是技
术能手、管理骨干,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顽强的作风。但客观
上,部队的岗位技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
定的“时差”和“温差”。部分退役军人面临“水土不服”,存在
职业技能单一、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体
系,有时还停留在“有什么、教什么”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