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
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召开这次专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
领会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最新精神,传达上级
有关工作通报的典型案例,分析研判我市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
相关单位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反映出一些共性问题,也
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总体来看,前期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基层的期盼,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是党中央着眼全
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
发展、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不仅是作风
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党心
民心,关系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下面,我
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为基层减负的极端重要性与现
实紧迫性
为基层减负,绝非一项常规性的行政管理工作,而是具有深
刻政治内涵和重大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
党员干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
首先,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就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作出
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反复强调要让干部有更多时间
和精力抓落实。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
根本遵循。能否不折不扣地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能否
坚决纠治那些加重基层负担、侵蚀群众获得感的顽瘴痼疾,是检
验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我
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在减负工作上的迟疑、变通和折扣,
都是政治上不清醒、不坚定的表现。
其次,这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的内在需要。基层是政策
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最后
一米”。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文山会海”屡禁不止、“督检考”
过多过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花样翻新等问题,让基层干部
疲于应付,身心俱疲。搜索结果中普遍反映的“为表所困”“重
复填报”“多头报送”等现象极大地挤占了基层干部深入群众、
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和精力。根据一些区域性的调查,
部分基层干部有超过 40%的工作时间被消耗在各类数据整理和
表格填报上。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扭转,必然会挫伤干部
积极性,消磨队伍战斗力,最终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为基层
减负,就是要将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轻装上阵,
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最后,必须厘清“减负”与“减责”的辩证关系。整治形式
主义为基层减负,核心是“减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虚”
和“空”,减去那些超越基层承载能力的“过”和“滥”,而不是
降低工作标准,更不是削减应尽之责。“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担
责”,是为了让基层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的主责主业上来。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发展经
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责任分毫不能减。我们旗
帜鲜明地反对的是那些脱离实际、不解决问题的假作为、乱作为,
而对于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真作为、善作为,则要大力提倡和
鼓励。决不能让“减负”成为少数干部“躺平”不为、消极怠工
的借口。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审视当前形式主义的新动向与老问
题
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肯定。但是,我们必
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和变异性,稍
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结合上级通报的典型案例和我们自身排
查的情况,当前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第一,源头把关不严,文山会海出现“隐形变异”。一些部
门在发文、开会方面,虽然在数量上有所控制,但“穿靴戴帽”、
内容空洞的文件依然不少;一些会议虽然时间缩短了,但陪会范
围扩大、视频会议“一开了之”不重实效的问题依然存在。更有
甚者,将过去的红头文件、正式会议,转变为以“工作提示”“便
函”“通知”等名义下发的“白头文件”,或者通过即时通讯工具
安排工作,看似非正式,实则层层加码,让基层应接不暇。这种
“减量不减负”的现象,是典型的“换汤不换药”,必须坚决纠
正。
第二,数字技术滥用,催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数字化
本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利器,但一些部门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中,理念出现偏差,导致“技术工具”异化为“官僚工具”。“基
层减负越减越重”的论调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发酵,部分原因就在
于此。主要表现为:一是系统林立,数据壁垒高筑。各条线、各
部门开发了大量功能单一、互不兼容的 APP、小程序和工作群,
导致基层干部不得不在多个平台之间来回切换,“一个数据跑多
趟”。二是过度留痕,考核线上化。一些工作不论性质,一律要
求“上传图片”“视频打卡”“实时定位”,把工作过程等同于工
作实效,让干部围着手机转,而不是围着群众转。三是填报随意,
任务泛滥化。部分上级单位利用数字平台的便捷性,随意向基层
派发各类信息采集、问卷调查、网络投票任务,且时限要求紧、
内容繁杂,构成了新的负担。国家数据局正在推动基层报表精简
整合工作,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
第三,政绩观存在偏差,项目建设和督检考中存在“面子工
程”。上级通报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例如,有的地方在项
目集中开工中盲目攀比,存在数据不实、论证不充分的问题;有
的单位斥巨资建设使用率极低的数字液晶屏等设施,搞华而不实
的“面子工程”;还有的单位违规使用巨额资金维修办公楼和建
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