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县城市管理研讨务虚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县城市管理研讨务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城市管理研讨务虚会,主要目的 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践行“人民城市 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围绕当前我县城市管理 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集 中研讨和思想碰撞。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能够集思广益、畅 所欲言,共同为破解管理难题、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出 谋划策,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奋力开创我县 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刚才,县创建办、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城管局等几个部 门的负责同志分别就文明城市创建及志愿者服务、城市更新及绿 化、重点区域交通治理及执法边界、摊点整治等工作作了很好的 汇报,既总结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更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 路,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 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责 任感和紧迫感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 家园。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发展潜力和民生福祉。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城市管理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 活品质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城市面貌发 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成果,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公共 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广 大干部职工,尤其是一线城市管理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 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城市管理一线的全体 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城市管 理工作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的新期待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 450 亿元,同 比增长 6.5%;常住人口达到 65 万,城镇化率提升至 58.5%。城 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的加速集聚,给我县的城市承载能力、基础 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刚才大家的发言,我认为当前我县城市管 理主要面临“四个短板”: 一是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依然存在。部分老旧城区道路 破损、管网老化问题突出,“断头路”“瓶颈路”尚未完全打通; 公共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供给不足,与市民日益增长的需 求矛盾凸显;部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还存在环境卫生死角, 绿化品质有待提升。这些都是城市功能性的短板,直接影响着市 民的居住体验。 二是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乱扔垃圾、乱 停乱放、占道经营、损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仍时有发生。 这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市民的文明习惯和主人翁意 识养成尚需时日。城市管理不仅是政府的“独角戏”,更需要全 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市民文明素质的短板是城市管理最难啃的 “硬骨头”。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深度”依然不够。虽然我们组建 了各类志愿者队伍,但活动开展的常态化、规范化水平还有待提 高,参与度主要集中在少数热心市民和特定群体,未能形成全民 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特别是探索“商户自治+志愿者协 助”等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步伐还不够快,基层治理的潜力尚未被 充分挖掘。 四是部门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依然不畅。城市管理是一 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但在实际工作中,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部门之间信 息壁死、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一些“老大难”问题 久拖不决,形成了“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困局。这种管理体制上 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效能的提升。 这些问题和短板,既是挑战,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 问题导向,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 头,一项一项去研究,一件一件去解决,全力推动我县城市管理 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开创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局面 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摒弃过去“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转向系统化、精细化、智慧化的 治理轨道。我们要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于细微处见功夫、 见品质、见精神。具体来说,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以“系统思维”为引领,构建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 城市管理千头万绪,必须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形成 “一盘棋”格局。 一要强化规划引领的“龙头”作用。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 的蓝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科学划定城市“三区三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要 将城市管理的需求前置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环节,从源头上避免因 规划不合理、建设不到位而产生的管理难题。比如,在新建小区 和商业区规划时,必须充分预留停车位、垃圾分类设施、公共活 动空间等,为后续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发挥统筹协调的“中枢”功能。县创建办要真正发挥好 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要将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标准深度 融入城市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变“突击迎检”为“常态长效”。 要对现有的各类城市管理方案进行系统梳理、优化整合,针对市 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重点领域,尽快制定出台具体、 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推动方案从“纸上”落到“地 上”。 三要建立权责明晰的“联动”机制。要直面问题,敢于碰硬, 对长期存在的管理顽疾进行“会诊”,逐一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 单位。要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制度, 将整改任务与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逐一挂钩,做到“事 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要积极探索建立跨部门的联合执法、 联合巡查机制,特别是针对占道经营、违法建设、黑车运营等涉 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要形成执法合力,避免推诿扯皮,提高 执法效能。 (二)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治理。 城市管理的核心是服务人。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决策,都 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让城市更有“人情味”。 一要推行“柔性执法”,让执法既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