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十五五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
决策部署,共同研究探讨我市“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思路、目
标任务和关键举措。刚才,各*区、*园区的负责同志都作了很
好的发言,介绍了各自对“十五五”发展的初步构想,也对全
市的规划编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听了之后很受启发,这
充分说明大家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系统地谋
划。
“十四五”时期即将收官,“十五五”时期正待开启。站在
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科学谋划好未来
五年的发展蓝图,事关全局、影响深远。这不仅是一项紧迫的
案头工作,更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以对历史、对人
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十五五”规划编制好、实施
好,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崭新局面。下面,我讲几
点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时代大势,在承前启后中明确发展新方位
谋划未来,必须立足当下、回看过去。即将过去的“十四
五”时期,是*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
疫情交织的复杂局面,全市上下顶住压力、克难奋进,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
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这几年,我们最深切的感受是,*的发展基础更加坚
实,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发展位势显著提升。从经济数据上
看,我们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双提升。2023年,全市地区
生产总值历史性地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了5015.06亿元,同
比增长7.8%。进入2024年,我们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
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达5413.02亿元,实现7.1%的增长主要
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范围内位居前列。这背后,是实体经济的
有力支撑。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预计达
到9.4%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引擎,作用尤为突出。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计达
到13.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5.3%,占比高达68.6%,基础设施投
资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23年增速高达96.7%。在外部环境
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们的开放型经济同样逆势上扬,2024年
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606.8亿元,增长11.9%以光伏、锂电
池、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高
达196.7%,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亮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
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为我们谋划“十五
五”发展增添了底气和信心。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
前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复苏乏
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从国内
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
弱的三重压力。对*自身而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
在,产业层次有待提升,创新能力亟待增强,民生领域还有不
少短板。因此,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胸怀“两个大
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要看到挑战和压
力,更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
新局。
二、锚定奋斗目标,在实干争先中彰显发展新担当
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是总书记赋予我
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谋划“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
总纲领、总遵循。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五年。我们要始终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
不移地推进“三步走”发展策略,推动经济总量、发展质量、
区域能级实现新一轮的跃升。一要推动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
础,更好展示“象征意义”就是一句空话。“十五五”期
间,必须把壮大经济总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经济运行
在合理区间,确保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在经济总
量上实现新的重大突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增量。二
要推动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在壮大总量的同时,必须更加注
重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要更
优,三次产业结构要从2024年的8.9:38.8:52.3向着服务业主
导、先进制造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演进。发展动能要更
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等关键指标
要有明显提升。发展效益要更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
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改善。三要推动区域能级
达到新高度。要跳出*看*,将自身发展置于长三角一体化、淮
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考量。通过“十五五”时
期的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加快
建设成为*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使其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显著增强。
三、聚力创新驱动,在转型升级中培育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
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
所在。“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
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项目引培
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全力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
地。
第一,要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是*的脊梁和根
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去工业化”的倾向,必须始终做到不
飘移、不飘然、不飘浮。“十五五”期间,要深入实施制造业
强市战略,一方面要运用新技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