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县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践调研:建好农村路 托起振兴梦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县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践调 研:建好农村路 托起振兴梦 XX 古为京畿长安重要门户,位于秦岭南麓,曾为西安通往 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枢纽,素有“秦楚咽喉”,“终南首邑”之称, 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近年来,XX 县委、 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 示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提升干线路、美化乡村路、 畅通通组路、修好产业路、打通断头路、养好致富路”的思路, 坚持交通、文化、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把“四好农村路”建设 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筑牢乡村振兴基石的重要抓手,全方位 打好建管养运攻坚战,有力促进了城乡治理、产业发展、美丽新 村、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多赢,为 乡村振兴撑起一片幸福“蓝天”。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 级和全国示范县。 一、坚持高位拉动,凝聚发展合力 XX 县着眼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发展等 中心工作,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和民生实事抓早 抓好,在服务大局中谋划推进农村公路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XX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 副组长,9 个镇办和 26 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好 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道路安全、环境保障 等专项工作组。制定出台了《XX 县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 作实施方案》《路长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规范指 导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资金保障制度, 将地方建设配套资金、农村公路养护费用等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县镇主干道纳入政府管护范围,让公共资源最大限度为公众服务, 每年列支重大交通项目前期资金 XX 万元。把农村公路纳入灾毁 保险范围,拓宽了水毁抢修资金筹集渠道。同时,整合扶贫开发、 以工代赈、水利等项目资金,统一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专 户,破解了农村公路发展资金碎小散难题。 三是强化考核督导。每年年初召开工作部署会、年中召开项 目推进会,每月组织道路安全大检查、每季度组织公路养护大巡 查。出台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将农村道路建 设管护工作纳入各镇办、各相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由县委督查 室进行检查考核,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目标意识。考核结果与相 关单位和镇办绩效考评挂钩,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创建为市级示 范镇和县级示范村的各奖励 XX 万元、XX 元。 二、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建设品位 XX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作为统筹城乡的支撑和引擎,按照“超前谋划引发展,严把关口 保质量”的思路,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照“开工建设一批、前期储备一批、谋 划构思一批”的思路,对标一流和国内领先要求,聘请国内一 流道路设计团队对全县公路建设进行设计,科学编制《XX 县交 通建设五年规划》,从基础设施提升、沿线绿化完善、服务设施 增设、景观节点打造等方面入手,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 划设计一大批自然风景、历史人文、科技产业、生态富民的农村 公路。 二是高标准建设。秉持“绿化上提升、整治上从严、设施上 完善、庭院上整治、色彩上丰富、节点上出彩、线型上美丽、文 化上特色”的理念,坚持道路建设“七公开”“六位一体”“三同 时”制度,严把关口、卡死漏洞,确保高标准建设。将道路建设 与安保标识设置、绿化美化工程等同设计、同施工、同督查,严 把各个关口、堵塞质量漏洞,交通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达 98%以 上。 三是高效率推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先后投资 10.8 亿元, 新(改)建国省干线 14.1 公里、县乡公路 88 公里,新建桥梁 20 座 919.6 延米,建成二级客运站 1 座、五级客运站 9 座。实施贫 困村通村水泥路完善工程 536.6 公里,建制村通畅 11 公里,安 保工程 357.32 公里,基本形成了四纵三横十路出境,四通八达 迂回便捷的公路网体系。农村道路通达率、安全隐患除治率和危 桥改造治理率均达 100%,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的目标。创建市级示范乡镇 3 个,县级文明示范路 40 公里。 三、创新管养模式,打造精品工程 建好路是根,养好路是本。XX 县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 养”的工作理念,坚持建养并重的原则,压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责任,创新管养模式,积极构建群众性养护体系,做到农村公路 “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推动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落地落实。 一是健全管养体系。全面推行“路长制”,按照“县有路政 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要求,狠抓机构、环境和安全 管理,以养护经费、养护人员和养护标准为重点,组建了县农村 公路质量监督站和镇办农村公路管理站,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 制设置率达 100%,完善了考核考评机制,提升村镇公路安全通 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了路政员、监管员、护路员三级监管体 系,把道班工人、客运司机、镇村干部的监管信息纳入路况信息 平台,全县爱路护路公约制定率达 100%,道路通行实况信息掌 握率达 98%以上。 二是严控执法管理。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 与、综合治理”的网络化管理体系,全面整治公路路面及周边环 境,制定了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护路产、维路 权、畅路通。组建联合执法队不定时不定点开展执法巡查,有效 制止了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 2% 以内;在县镇公路、重点村公路起点设置限宽、限高龙门架,新 改建县乡道两侧安装防护网和隔离网 60 公里,实现了“路田分 界、路宅分家、路容整齐”目标。定期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 大整治活动,在全县所有农村公路设置防撞护栏,在路况较差路 段设置凸镜、减速带和警示标志等,有效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探索管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建养一体化、管护精细化、 道路景点化”的道路养护模式,实施道路建设与养护一体化推进, 道路竣工前,养护提前介入、路政管理快速跟进。印发了《XX 县通村公路管养实施细则》,将农村公路全部列入养护范围,养 护费按照县道每公里 XX 元、乡道 XX 元、村道 3000 元的标准 进行补助。坚持养护规范化,成立了县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年度 自动化检测养护合格率达 100%;打造休息小绿地 5 处 5.4 万平方 米,篆刻爱路护路标语、安全标识、廉政警句 300 多处。 四是引导群众参与。将农村道路管理纳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