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
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
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
结的复盘会,更是一次认清形势、加压奋进的动员会。
当前,我们正处在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的交汇期。从全年工作
看,这是承上启下的攻坚期,各项年度指标任务到了最后冲刺的
阶段。从城市发展看,这是我市高质量迈向万亿级 GDP 城市的
收官期,每一分努力都直接关系到发展大局的成败。从战略任务
看,这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市场监管部门肩
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系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
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力冲刺“下半程”,确保把发
展的“黄金期”真正变成高质量的“丰收季”。下面,我讲三点
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砥砺奋进中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
作,聚焦“六个建设”目标,精准落实《提升清单》各项要求,
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
极贡献。
(一)服务发展大局展现新作为。始终将市场监管工作置于
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经营主体培育量质齐升。我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
准入准营环境,推动经营主体总量和质量双提升。截至目前,全
市实有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有望突破
15 万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二是营商环境
优化精准有效。我们的工作是以“实证清单”为指导,这种方法
的核心是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我们主动对标国家最新发布的市
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已从 2022 年的 117 项精简至 106 项,
有效破除了隐性壁垒。同时,我们创新监管方式,在全省率先将
“市场监管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清单”升级至 4.0 版,清单涵盖了
更多领域,明确了适用条件,让监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
正实现了对市场主体的“无事不扰、有需必应”。三是质量品牌
建设成果丰硕。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品”
培育工作扎实推进,一批代表我市产业优势和质量水平的优质产
品正在走向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专利授权量和商
标注册量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提升监管效能实现新突破。积极顺应数字化变革趋势,
大力推进智慧监管,监管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智慧监管
体系加速构建。全市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整
合数据资源、再造监管流程,初步形成了“一网统管”的监管格
局。例如,在城市管理和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已新建和整合了
数百个高空监控点位并叠加了气象等多元数据,实现了对重点区
域的全天候、全覆盖监控。二是人工智能应用初见成效。AI 算
法在监管执法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部分试点区域,AI 智
能识别系统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地对占道经营、违规广告、后厨
卫生等 46 类常见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动抓拍、识别和预警,分
析准确度达到 8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实现
了“监管效能最大、监管成本最优、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的目
标。三是信用监管基础不断夯实。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逐步健全,我们对超过 30 万户企业进行了信用风险分类,并根
据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显著增
强,实现了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三)守住安全底线筑牢新屏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
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住食品、药品、特
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一是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发力。
我们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食品安全保障
任务。2024 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超过 4 万批
次,在重点区域实现了每千人 9.4 批次的抽检覆盖率,问题发现
率和核查处置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校园食品安全、网络订餐监
管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
全”。二是药品安全监管防线稳固。强化疫苗、特殊药品等高风
险产品的监管,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稳定。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
管持续加强,未发生源于监管缺位的区域性、系统性安全事件。
三是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我们聚焦燃气、电梯、大型游乐
设施等高风险领域,开展了多轮次、拉网式的隐患排查整治。
全年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数万家次,及时消除了一大批安
全隐患,全市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持续下降,确保
了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维护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聚焦消费领域的痛点难点
问题,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消费
维权渠道更加畅通。12315投诉举报平台已经成为我们服务群众、
化解矛盾的重要窗口。2023 年以来,平台累计接收各类信息超
过 18 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过 XX 万元。在部分地区
的统计中,消费投诉举报的受理率和办结率均达到 100%,回访
满意率高达 99.5%,这充分展现了我们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为民情
怀。二是消费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针对预付式消费、直播带货、
老年人消费欺诈等重点领域,我们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2024 年以来已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数千起曝光了一批
典型案例,有力震慑了不法经营行为。三是公平竞争秩序不断优
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持续深化,依法查处了一批商业
贿赂、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案件,维护了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了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消费者的公平交易
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高质量发展
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二、正视问题短板,保持清醒头脑,在深刻自省中增强忧
患意识
当前,市场监管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新旧矛盾
交织,风险挑战增多。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剖析自身存
在的不足,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找准切口、精准发力。
(一)监管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我市正处在冲
刺万亿级 GDP 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在深刻调整,经济形态在
加速迭代,这对市场监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的监管能力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
是基层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基层监管所人员力量
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技术装备落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监管任务
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知识结构老化、监管手段传统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