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巩固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巩固衔接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
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新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工作面临的新
形势新挑战,针对各级调研督导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压实责
任、细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在年底的考核中交出一份优异
的答卷。
刚才,*同志通报了近期各级调研发现的问题情况,问题点
得准、点得实,大家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几个专班牵头单
位和乡镇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汇报了工作进
展,也剖析了存在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打算。总的来看,今年
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做了
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8月底,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
收入达到15800元,同比增长12.1%,增速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平
均水平;我们成功打造了*特色菌菇产业园、*中药材种植基地
等一批带动效应强的产业项目,有效吸纳了260多名脱贫人口在
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效果显著;各乡镇在动态监测、项目建
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也都展现了新作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巩固衔接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
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中央的要
求、省市的部署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小差
距和短板。刚才*同志通报的问题,可以说是针针见血、切中要
害。综合来看,当前我县巩固衔接工作主要面临“四个不
够”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随着脱贫攻坚战
取得全面胜利,一些干部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麻痹思
想,认为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对巩固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艰巨
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工作标准有所下降,干劲有所减弱,存
在“过关”心态。二是监测帮扶还不够精准。虽然我们建立健
全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识
别不精准、响应不及时、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有的地
方对监测对象的识别过于依赖数据比对,缺乏深入的入户走访
和研判,“早发现、早干预、早消除”的闭环落实得还不够
好。三是产业支撑还不够稳固。产业是稳定增收的根本。目
前,我县部分特色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偏短、品牌效应不
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不够紧密,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一些
产业项目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脱贫群众在产业链
中更多处于末端,分享到的增值收益有限。四是责任落实还不
够有力。少数部门和乡镇存在推诿扯皮、各自为战的现象,工
作合力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干部作风不实、工作不细,满足于
开了会、发了文,对政策的落实、项目的推进缺乏一抓到底的
钉钉子精神,导致一些工作部署停留在纸面上、会议上。这些
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县巩固衔接工作的成色,更直接关系到脱
贫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全局。全县上下必须站
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
治任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推动
我县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决不能有任何懈怠和丝毫马
虎。下面,围绕做好下一步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绷紧思想之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
责任感扛起使命担当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成
果巩固不住,发生规模性返贫,那么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全
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这项工作的
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
的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要坚决克服“疲劳厌战”的情绪。巩固衔接工作不是
脱贫攻坚的简单延续,而是更高标准、更广领域、更长周期的
系统工程。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要求不是低了,而是
更高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的脱贫基础还不牢
固,部分脱贫群众的收入来源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依然脆
弱,稍有不慎就可能返贫致贫。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
清醒和“战斗”的姿态,坚决摒弃“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
错误思想,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
作风,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第二,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脱贫攻坚的伟
大成就,根本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进入新阶段,我
们更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脱贫群众的稳
定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常态化开展入户走
访,多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
通,真实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
盼,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脱贫群
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要准确把握“有效衔接”的内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于“衔接”二字。这要求我
们必须用系统思维、长远眼光来谋划和推进工作。一方面,要
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
返贫的底线;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
乡村产业、促进稳定就业、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乡村治理等推
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轨道上来。要做好政策衔接、机制衔接、规
划衔接和队伍衔接,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实现
平稳过渡和协同推进。
二、聚焦关键环节,下足绣花功夫,以“精准务实高效”的
硬举措筑牢发展根基
做好巩固衔接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
向,紧盯薄弱环节,拿出过硬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见到实效。
第一,要毫不松懈抓好动态监测和帮扶。这是防止返贫
的“第一道防线”。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四个不
摘”的要求,健全完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