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暨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把会场搬到 X 镇 X 村,召开全县推进乡村全面
振兴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目的就是让大家实地
看、现场学、当面议,在比较中找差距,在交流中拓思路,进一
步激发大家学习先进、争创一流的干劲。刚才,我们参观了 X
村的特色产业基地、数字乡村治理中心和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听
了 X 村党支部书记的经验介绍,很受鼓舞和启发。X 村的变化,
是全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也为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验提供了鲜活样板。希望大家认真思考,把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
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刚才,X 传达了中央和省市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最新精神,X 同志通报了上半年全
县“三农”工作进展情况,几个乡镇和单位也作了发言。下面,
我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循迹溯源、学深悟透,深刻领会“千万工程”经验的精
髓要义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
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多
年来,这一工程造就了 X 省万千美丽乡村,也为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总结推广‘千
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总书记的指示,
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
学行动指南。
我们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比高,农村地域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成功创建了几个省
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城镇居民。但是,
对照“千万工程”经验,对照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
有的地方还停留在“涂脂抹粉”搞“盆景”,忽视了产业这个根
本;有的地方对群众的发动还不够,习惯于干部干、群众看;有
的地方规划“翻烧饼”,缺乏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这些问题
不解决,乡村振兴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三
农”战线的同志们,必须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一项
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始终坚持把
“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深刻领会其中
蕴含的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入手,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深刻领会其中
蕴含的系统观念,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村庄整治、产业
发展、乡村治理一体推进。要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始
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把学习过程变
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的过程,真正把“千万工程”
的理念、方法和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推动我县乡
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奋力开创我县乡村全面振兴新局
面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关键要看
行动、见实效。要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扎扎实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篇文章”。
第一,做强乡村“产业”这篇文章,让农民的“钱袋子”鼓
起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乡村振兴就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要做好“土特产”文章。我县的 X
蜜桃、X 茶叶、X 山药有很好的基础和口碑,但存在品牌不响、
链条不长的问题。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整合资源,统一
标准,集中力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