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入贯彻作风建设精神以过硬作风谱写某
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围绕深入贯彻作风建设精神进行专题
学习研讨。这既是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更是一场深化思想
认识、锤炼过硬作风、凝聚奋进力量的再动员、再部署、再出发。
作风建设,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
党治党的重要基石,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市委市政
府对此始终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此次专题党课,就是要引导全
市各级干部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
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紧紧跟随,在
坚持不懈转作风上紧紧跟进,在锲而不舍抓落实上紧紧跟上,以
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为某某实现
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
供坚不可摧的作风保障。
一、深刻领悟“徙木立信”之本,以铁规铁纪铁令筑牢思想
根基
作风建设绝非权宜之计,而是管长远、固根本的铁规铁纪铁
令。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以上率下、令行禁止的刚性约束,重
塑党的形象,赢得人民信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
质上是党性问题、立场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事业兴
衰成败。
坚定“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提升管党治党约束力。作风问
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在某某
爬坡过坎、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任何作风上的懈怠都可能成为
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必须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幻想,
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持续强化规定的执行力,使其真正
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要敢于动真碰
硬,对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
起、通报一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以铁的执
行维护铁规的权威,不断提升管党治党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永葆党的肌体健康与队伍纯洁。
坚持“学规定更学精神”,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贯彻落
实作风建设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条文、记要求这个层面,更
要深入领会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感悟其中所
体现的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光荣传统和
优良作风的精髓。当前,某某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攻坚期,任务艰
巨繁重。个别干部中存在的“小富即安”心态、“等靠要”思想、
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等问题,根子都在于理想信念
这个“总开关”拧得不够紧。我们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引导
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
问题,自觉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实干担当作为价值追求,
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善,进而带
动社风民风不断淳化。
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践行为民造福宗旨。作风
建设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
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某某作为欠发达地区,民生
领域短板弱项仍然突出。群众最期盼的是干部能扑下身子办实事、
解难题。我们要把转作风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办好一件件具体的
民生实事上。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农
村饮水安全的巩固提升、城市“断头路”的打通、老旧小区改造
的加速推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下沉扩容等,拿出“钉钉子”
的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畅通群众诉求反
映渠道,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等制度,真正把工作
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某某的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树牢“制度就是硬杠杠”的意识,织密权力监督之网。作风
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制度漏洞和监督缺失。贯彻作风建设精神,
必须坚持制度治本、改革破题。要结合某某实际,持续加强相关
配套制度建设与创新,尤其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发力。在
权力运行上,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负面清单,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压缩权力寻
租空间,确保“管权力不失控”。在资金管理上,要强化预算刚
性约束,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对民生、项目等重
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
确保“管资金不失位”。在资源配置上,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
台整合共享,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是在土地出让、矿
产资源开发、政府重大采购等方面,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坚决防
止利益输送,确保“管资源不失效”。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
压线”和管用的“铁笼子”。
二、精准把握“正风肃纪”之尺,以严管严治严惩筑牢纪律
防线
作风建设精神是衡量党员干部作风的一把“硬尺子”。当前,
作风建设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四风”问题树倒根存,隐形变
异行为禁而不绝。在某某,一些顽瘴痼疾仍需高度警惕,必须以
零容忍的态度,动真碰硬、靶向施治。
刀刃向内破“形式之弊”,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形式主义
是阻碍事业发展的大敌。在某某,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虚
功”有余、“实招”不足的问题。有的落实上级部署,习惯于“上
下一般粗”,照搬照抄,缺乏结合实际的细化实化举措;有的抓
工作重“痕”不重“绩”,过度依赖开会发文、填表报数、拍照
留痕,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的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满足于
“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听不到真话、摸不到实情;有的
推动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前期轰轰烈烈,后期冷冷清清,虎头
蛇尾,落地见效慢。比如,某县在推进某项产业发展时,规划做
得“高大上”,但配套政策迟迟不落地,技术服务跟不上,导致
群众积极性受挫。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形式主义开刀。
要大力倡导“三法三化”(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
法,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引导干部把心思
和精力用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要大幅精简文件会议,
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要
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结果导向,让真抓实干的干部脱
颖而出,让搞形式、做虚功的干部没有市场。
刮骨疗毒祛“官僚之疾”,让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官僚主义
疏离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在某某个别单位和干部
身上,官僚主义习气依然存在。有的官气十足,对待群众和企业
“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有的脱离
实际、脱离群众,决策凭经验、拍脑袋,甚至搞“一言堂”;有
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合理诉求敷衍塞责,对群众反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