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区党建引领网 格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 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系统总 结前一阶段我区网格治理工作的成效与经验,精准剖析当前存 在的短板与挑战,并就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这 次会议既是一次跟踪评估的反馈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加压 奋进的动员会。刚才,区委社会工作部传达了市级会议精 神,通报了全区评估情况;区城运中心、公安*分局和两个先进 单位作了很好的解读与交流,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希望大家 认真学习这两个先进单位的经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正视网格治理的实践成果 自市委部署推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以来,区委高度 重视,全区上下迅速行动,将网格治理作为夯实党的执政根 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抓手,取得了一系列阶段 性成效。可以说,一张覆盖全域、精细到户的治理网络已经全 面铺开,一个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共治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首先,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确立。经过全区上下的 共同努力,我们构建了以区、街镇、网格、微网格为基本框架 的四级治理体系,实现了组织架构的纵向贯通。截 至2025年9月,全区的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已达100%,基本做到 了“地域全覆盖、管理无死角”。在横向联动上,我们建立了 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区域内各级党组织、驻区单位、行业 部门的力量向网格汇聚,初步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特别是“‘*看板’”“‘*治理’”等一批数字化平台的深度 应用,为基层治理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 跑腿成为现实。根据近期统计,我区基层事件的平均响应时间 缩短了15%,线上受理事件的按时办结率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其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打通。网格治理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坚持把 党群服务阵地建在网格上,把服务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过 优化网格员队伍,赋予其发现、上报、协调、处置的职责,一 大批过去“看不见、管不着”的问题在源头得到化解。数据显 示,今年以来,全区通过网格渠道解决的民生诉求超过5万 件,事件办结率达到98.2%,群众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尤其 是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网格员、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等多方 力量协同作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超过99%,有效维护了社区 的和谐稳定,将大量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再者,破解难题的“攻坚堡垒”作用日益凸显。基层治理中 的许多难题,本质上是“三跨”问题,即跨部门、跨层级、跨 区域的治理顽疾。这些问题单一部门难以解决,是长期困扰基 层的“硬骨头”。我们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立更高层级的协 调机制,有力地破解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例如,针对部分老 旧小区与新建商品房小区之间因停车资源不均引发的长期矛 盾,*镇通过成立片区联合党组织,联动交警、城管、房管等多 个部门,统筹规划停车位、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成功化解了 这一持续多年的难题。又如,针对*工业园区周边存在的跨区域 偷倒垃圾问题,*街道牵头,联合周边街镇及环保、公安等部 门,建立了联动巡查和联合执法机制,有效遏制了违法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自启动“三跨”问题专项攻坚以来,我区相关 领域的工单量同比下降超过60%这充分证明了党建引领下的协同 治理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区各级 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 的全面领导,是做好网格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网格治理获得群众支持的力量源泉;坚持 系统观念和改革创新,是提升网格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在肯 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挑 战,这也是我们今天会议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深化认识,对标对表,剖析网格治理的瓶颈问题 在前期市级跟踪评估和我们自身组织的调研中,发现了一些 深层次、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 决,将会严重制约我区网格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必须坚 持问题导向,从政治高度、党建维度、民生角度深刻反思,切 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区委的部署上来。 (一)思想认识的“深度”还需拓展,政治站位有待进一步 提高。一些同志对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简 单地将其等同于一项常规的社会管理工作,未能从巩固党的执 政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其 重大意义。具体表现为“就事论事”多,“举一反三”少;注 重形式上的“党建+”,而忽视了党建与治理业务的深度融合。 有的网格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力、凝聚力不强,党建 引领的核心作用变成了“挂名”和“点缀”,未能真正成为网 格治理的“主心骨”和“方向盘”。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 工作标准不高、创新动力不足,难以实现从“解决一件 事”到“解决一类事”的治理能级跃升。 (二)协同联动的“力度”还需加强,责任壁垒有待进一步 打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制度设计上是完善 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梗阻。部分职能部门习惯于 传统的条线管理模式,对下沉到网格的响应不够及时、支持不 够有力,存在“等、靠、要”思想,导致一些复杂问题在网格 层面“空转”。“哨声”响不响、响了灵不灵,关键看责任是 否落实。当前,一些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