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
骗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决策部署,全
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深刻分析当前我镇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对下一阶段的工
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
网络诈骗法》,并剖析了近期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这些内容发人深省,也为我们
敲响了警钟。全镇上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关系到我们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下面,我讲三
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统一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反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围绕“全
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反诈宣传的覆盖
面不断扩大,群众的防范意识有所提升,成功劝阻了一些潜在案件的发生。但我们
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是阶段性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
首先,从全国和省市层面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手段不断翻
新,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
刑事犯罪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反电信
网络诈骗法》也已正式施行,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法律利剑。近
期,公安部等四部门更是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
办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通过金融、电信网络和信用惩戒等多种手
段,进一步挤压犯罪空间。省、市、县各级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反诈
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这充分说明了此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可以
说,抓好反诈工作,不仅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业务工作,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
治责任。
其次,从我镇的实际情况看,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烽火”已经烧到了我
们家门口,甚至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一些村组、一些家庭。根据统计,仅在今
年1到7月,我镇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8起,涉案金额高达890余万元。这个数字
触目惊心,每一笔被骗的钱款,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都可能是一个
学生艰苦攒下的学费,都可能是一个老人看病养老的“救命钱”。这些案件不仅给受害
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精神创伤,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
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同时,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当前我镇案件的特点和暴露出的问题。从诈骗手法上
看,犯罪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准“画像”,诈骗手段愈发呈现出“定制化”“精准化”的
特点。针对老年群体,他们冒充“公检法”进行恐吓,或以“保健品销售”“养老投资”为
诱饵;针对在校学生,他们利用“游戏账号交易”“兼职刷单”等方式设下陷阱;而对于
我们镇在外经商办企业的群众,冒充领导、熟人要求转账的骗局也时有发生。这说
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盲区。
在看到严峻形势的同时,我们更要深刻反思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思想
认识存在温差。部分同志仍然认为电信网络诈骗是新问题、是社会问题,主要靠公
安机关打击,对自身在宣传防范、源头治理上的职责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存在“与
我无关”的麻痹思想。二是宣传发动存在偏差。过去的宣传多是“大水漫灌”,虽然声
势不小,但“精准滴灌”不足。宣传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没有真正做到分层分类、因
人施策,导致宣传信息难以入耳、入脑、入心,宣传效果与我们的期望存在较大差
距。三是技术防范存在落差。以“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推广为例,虽然我们前期投入
了大量精力,但从数据来看,我镇的安装率、实名注册率和预警功能开启率仍不理
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为完成任务而安装,完成之后就卸载”的现象,导致这个最
直接、最有效的“科技盾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数据显示,部分地区的实名注
册率甚至不足40%,这无疑为犯罪分子留下了巨大的可乘之机。四是协同作战存在堵
点。反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村社、各行业同向发力、齐
抓共管。但目前,“单打独斗”的现象依然存在,派出所、综治中心、司法所、各村委
会之间的信息共享、联动预警、协同处置机制还不够顺畅,未能形成“一盘棋”的强大
工作合力。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
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直面问题、正视差距,切实把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超常的决心和力度,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
争。
二、聚焦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打防管控体系
针对当前我镇反诈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下一阶段,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构建“宣传防范、预警劝阻、协同
共治”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第一,必须在“精准宣传、全民覆盖”上实现新突破,坚决筑牢思想防线。宣传
防范是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措施。我
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宣传方式,推动反诈宣传从“广而告之”向“精准
告知”转变。一要做到人群精准。要对全镇的易受骗群体进行全面摸排、分类建档。
对于老年人,村干部、网格员要定期上门,用拉家常的方式,面对面讲解“冒充公检
法”“投资养老”“保健品”等诈骗套路,帮助他们守好养老钱。对于学生群体,要主动
联合学校,将反诈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通过主题班会、情景剧等形式,重点揭
露“刷单返利”“游戏装备交易”“校园贷”等骗局的危害。对于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财
务人员等群体,要通过微信群、座谈会等方式,定向推送防范“冒充领导、老板”“虚
假客服退款”等诈骗的知识。二要做到内容精准。宣传内容要接地气、冒热气。要
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多讲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各村要定期梳理本村及周
边发生的诈骗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