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
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题集中整治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
面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对我市正在开展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再动
员、再部署、再加压。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以
雷霆之势推进各项任务,办结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解
决了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难题,纠治了一批行业性、领域
性顽瘴痼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必须
清醒地认识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
复杂性,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在发生,整治工作正处在逆水
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
部,必须站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
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
实的举措,全力打好这场正风肃纪反腐的主动战、总体战、攻
坚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深化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看似小事小节,实则关乎
人心向背,关乎党的执政根基。能否有效整治这些问题,是对
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直接检验。
深化集中整治是践行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民心是最大的
政治”。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发生在群众身边
的“微腐败”,侵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
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一只蚊蝇的嗡嗡作
响,足以搅得一方百姓不得安宁。一个基层干部的以权谋
私,就可能让党的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卡壳、变形、走
样。如果对这些问题听之任之、漠然视之,就会动摇党执政的
群众基础。必须深刻认识到,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就是守护
民心,就是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要通过解
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
边,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在身边。
深化集中整治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正
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还是优化营商环境;无论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还是推动
重大项目建设,都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
良好环境。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往往与发展中的堵
点、痛点、难点交织在一起。比如,在项目申报、资金拨付、
工程建设等环节的“吃拿卡要”,会严重影响项目落地效率和
建设质量;在惠农补贴、社会救助等领域的优亲厚友、虚报冒
领,会严重损害政策的严肃性和公信力。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
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也阻碍了各项发展战略的顺利实
施。因此,深化集中整治,清除这些“绊脚石”和“拦路
虎”,是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清障开路、保驾护航的题中应有之
义。
深化集中整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战略举
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
就,但压力传导“上热中温下冷”、责任落实“层层递减”的
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存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
问题,正是基层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直接体现。推动全面从严治
党向纵深发展,最关键、最艰巨的任务在基层。此次集中整
治,就是一把刺向基层沉疴积弊的利剑,是推动监督下沉、力
量下沉、责任下沉的有力抓手。要通过这次整治,让基层党组
织真正硬起来、强起来,让基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
底线,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激活,把管党治党的责
任链条拧紧,彻底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发起新一轮凌厉攻势
深化集中整治,不能“撒胡椒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
准靶心、精准发力,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全局的深化。要继
续发扬斗争精神,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以办案开路,强化攻坚
突破,形成强大震慑。
一要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农
村集体“三资”是农村发展的“家底”,是农民的“命根
子”。近年来,我市在规范“三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
作,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底数不清、管理混乱、监督缺位等问
题,侵占挪用、违规发包、损公肥私的现象时有发生。各
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村(社
区)的集体“三资”进行一次彻底的“大盘点”“大起
底”,建立健全权属清晰、管理规范的台账。纪检监察机关要
紧盯“三资”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如集体资产处置、资源开发
利用、工程项目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等,严肃查处贪污侵
占、截留挪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要推动建立
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和“三资”线上监管平台,让
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
二要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资金项目监管。乡村振兴是“国
之大者”,投入的都是真金白银,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
上。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强化全过程监管。
财政、农业农村、发改等部门要履行好主管监管责任,对项目
立项、招投标、施工、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进行常态化监督
检查。审计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振兴资金的专项审计力度。纪检
监察机关要把乡村振兴领域的腐败问题作为查处重点,严惩在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中虚报冒领、
套取骗取、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的行为,确保党的好政策不折
不扣落到实处,惠及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