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讲稿:坚守廉洁底线,向违规吃喝说“不”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讲稿:坚守廉洁底线,向违规吃喝说 “不” 同志们: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 视党风廉政建设,多次强调要坚决整治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 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的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 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乡镇作为服务群众的 最前沿,工作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更需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研讨会,就是要深入剖析违规吃喝问题,进 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决打好这场整治违规吃喝的攻坚战。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违规吃喝看似事小,实则危害巨 大,不仅关乎党员干部个人的作风形象,更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 心中的威望,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乡镇工作的健康开展 也会造成多方面的阻碍。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大局的角度, 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 (一)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违规吃喝行为背离了党的宗旨, 让群众看到的是党员干部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群众对党员干 部的评价,往往从身边的小事、具体的行为出发。当他们看到 个别党员干部热衷于吃喝应酬,无视纪律规定,就会对整个党和 政府的形象产生质疑,降低对党的信任度。这种负面影响一旦形 成,就很难消除,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破坏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重要基础。违规吃喝容易滋生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小团 体”等不良现象。在乡镇工作中,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会导致 干部之间关系扭曲,工作中不是以事业为重,而是以个人利益、 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公平公正的原则 难以贯彻,优秀的干部得不到重用,有能力的人无法施展才华, 整个乡镇的政治生态被污染,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滋生腐败风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腐败案 件的发生,都始于违规吃喝。违规吃喝往往是权钱交易的前奏, 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在吃喝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容易放松警惕, 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陷入利益输送的陷阱。对于乡镇干部来说, 手中虽然权力不大,但在涉及民生事务、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 方面,一旦被腐蚀,就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国有资产的 流失,破坏乡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影响干群关系。乡镇干部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群众 对干部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违规吃喝行为会让群 众觉得干部脱离群众,不关心他们的疾苦,只想着自己享受。这 种情况下,群众对干部的不满情绪会逐渐积累,导致干群关系紧 张。而干群关系是做好乡镇一切工作的基础,关系紧张会使得政 策难以落实,群众的诉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影响乡镇的和 谐稳定。 二、深入剖析违规吃喝的根源 违规吃喝问题屡禁不止,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制 度执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只有找准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面,我从思想、制度、监督、文化四个方 面深入剖析违规吃喝产生的根源。 (一)思想认识偏差。一是理想信念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 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部分党 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忘记了党的宗旨和使命,将个人享乐置于 人民利益之上,认为吃喝是小事,只要不犯大错就行,从而为违 规吃喝打开了思想缺口。二是纪律意识淡薄。对党纪国法缺乏敬 畏之心,没有真正认识到违规吃喝是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对中 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制度规定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存在侥幸心理, 觉得偶尔为之不会被发现,或者认为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严重 处理。三是政绩观扭曲。一些干部错误地认为,通过吃喝可以拉 近与上级、企业老板等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 助于自己出政绩。将吃喝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工作方法”,忽 视了真抓实干、为民服务才是真正的政绩。 (二)制度执行不力。一是制度不完善。部分关于公务接待、 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制度存在漏洞,标准不够明确,操作不够细化, 给违规吃喝留下了空间。例如,对公务接待的范围、陪餐人数、 费用标准等规定不够具体,容易被钻空子。二是执行不到位。一 些乡镇在执行制度时打折扣、搞变通,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的现象。对违规吃喝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处罚偏轻,没有形成 有效的震慑,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三是缺乏监督机制。对 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没有建立起常态化的监督机 制。内部监督存在薄弱环节,同级之间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外 部监督渠道不畅,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有效的 监督合力。 (三)监督管理缺位。一是监督力量薄弱。乡镇纪检监察力 量相对有限,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难以对违规吃 喝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检查。二是监督方式落后。主要依 赖于传统的检查方式,如查看账目、文件等,难以发现隐形变异 的违规吃喝问题。对新兴的监督手段运用不够,如大数据监督、 信息化平台等。三是监督覆盖面不全。存在监督死角,对一些隐 蔽场所、私人会所等监管不到位。对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 监督不够严格,如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环节。 (四)不良文化影响。一是传统糟粕文化作祟。一些地方受 传统的“酒桌文化”“人情文化”影响,认为在酒桌上谈事情、 拉关系是正常的,将吃喝作为一种社交礼仪和沟通方式。这种不 良文化氛围使得违规吃喝行为有了一定的生存土壤。二是攀比之 风盛行。部分干部存在攀比心理,看到别人吃喝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