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高中校长党课讲稿:坚守廉洁底线,杜绝违规吃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高中校长党课讲稿:坚守廉洁底线,杜绝违规 吃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 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永恒 课题,关乎党的兴衰成败,影响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违 规吃喝,看似小事小节,实则是作风问题的突出表现,严重侵蚀 党的肌体,损害党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当前,中央层面深入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 通报多起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题,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市第一高级中学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 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更应坚守廉洁底线,坚 决杜绝违规吃喝问题。在此,我结合学校实际,就违规吃喝专项 整治工作,与大家深入交流。 一、认清违规吃喝本质,提升思想认知站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清违规吃喝的本质,提升思 想认知站位,我们才能在行动上自觉抵制。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 吃喝行为,其背后隐藏着诸多严重问题,关乎党性原则、纪律规 矩以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违规吃喝违背党性原则。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 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 性问题。”违规吃喝,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缺失,背离 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中的党员,肩负着传播 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 时代重任。倘若在吃喝问题上丧失原则,沉迷于享乐奢靡,又怎 能以高尚的党性引领学生成长,怎能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使命?这不仅损害自身形象,更会给学生、给学校带来极 为负面的影响,严重削弱党在教育领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违规吃喝触碰纪律红线。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不可 逾越的底线。从中央八项规定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对违规吃喝等行为有着明确且严格的约束。《条例》中对违规使 用公款吃喝、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行为,均制定 了严厉的处分规定。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违规吃喝行为, 都是对纪律的公然践踏。在学校工作中,无论是在公务接待、教 学活动交流,还是与校外合作单位的往来中,都必须严格遵守纪 律规定,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一旦触碰纪律红线, 必将受到严肃惩处,付出沉重代价。 (三)违规吃喝损害教育形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 计。学校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声誉。违 规吃喝行为,会让群众认为教育领域存在腐败和不正之风,进而 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水平产生质疑。我们学校一直秉持着严 谨治学、清正廉洁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打造风清气正的学 习环境。然而,个别人员的违规吃喝行为,可能会让学校多年 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毁于一旦,使家长和社会对我们失去信任。 这不仅影响学校的发展,更会阻碍教育事业的进步。 (四)违规吃喝阻碍教育发展。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全身心投 入,将精力聚焦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成长等核心任 务上。而违规吃喝,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更会滋生攀比、浪费 等不良风气,分散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将资金浪费在违规吃喝上,会导致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影响 学校的硬件设施改善、教师培训开展以及课程研发推进。长此以 往,必然会阻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 学习需求,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剖析违规吃喝形式,洞察问题隐蔽特性 违规吃喝行为在高压态势下,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的特点。 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常见形式,洞察问题的隐蔽特性,才能做到 精准识别、有效防范。 (一)公款吃喝变异翻新。一是“转嫁吃喝”。有的通过虚 开发票,将吃喝费用转嫁到下属单位、合作企业或其他关联机构。 在学校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个别人员可能要求供应商虚增商品价 格,将吃喝费用混入采购成本,由供应商买单,看似学校未直接 支出公款吃喝费用,实则违规转嫁,损害学校利益。二是“化整 为零”。将大额吃喝费用拆分成多张小发票,以不同名目报销, 企图蒙混过关。例如,把一次高额的宴请费用,拆分成办公用品 采购、会议费等多张发票报销,规避财务审查。三是“不吃公款 吃老板”。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或老板的宴 请,表面上没有动用公款,实际上是利用职权进行利益交换,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政商关系、校商关系,极易滋生腐败 问题。 (二)违规接受宴请隐蔽化。一是“隐蔽场所吃喝”。为逃 避监督,选择一些隐蔽的私人会所、农家乐或居民住宅内进行吃 喝。这些场所较为偏僻,不易被发现,给监督检查带来困难。二 是“变换名义吃喝”。打着学习交流、工作研讨、庆祝节日等旗 号,组织或参与违规宴请。在学校的一些活动中,以学术交流为 名,实则进行违规吃喝,偏离了活动的初衷。三是“线上邀约线 下吃喝”。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微信、QQ 等社交工具私下邀 约,然后在隐蔽地点聚餐吃喝,使得违规行为更加隐蔽,监管难 度加大。 (三)超标准接待时有发生。一是“超规格菜品”。在公务 接待或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中,违反规定提供高档菜肴、珍稀食 材。例如,用海参、鲍鱼等高档食材招待客人,超出了正常接待 标准。二是“超范围陪同”。安排过多人员陪同接待,造成不必 要的资源浪费。在一些接待活动中,本只需少数相关人员参与, 却安排了大量无关人员陪同,不仅增加了接待成本,也影响了工 作效率。三是“超标准酒水”。违规提供高档酒水,甚至用公款 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酒用于接待。这种超标准的酒水消费,不仅 违反规定,还容易助长奢靡之风。 (四)违规组织聚餐屡禁不止。一是“拉帮结派式聚餐”。 一些教职工为了私利,以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名义组织聚 餐,在聚餐中拉关系、搞小团体,破坏学校的团结和谐氛围,影 响正常的工作秩序。二是“违规庆祝式聚餐”。在学校取得一些 成绩或有教职工晋升、获奖等情况下,未经批准,擅自用公款组 织聚餐庆祝。这种行为不仅违反财务规定,也容易引发攀比之风, 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三是“变相福利式聚餐”。有的以工会 活动、部门团建等名义,违规使用工会经费或其他公用经费组织 聚餐,将聚餐作为一种变相福利发放给教职工,违反了相关经费 使用规定。 (五)违规吃喝与利益输送交织。一是“吃喝开路谋私利”。 通过频繁的违规吃喝,与相关人员建立不正当关系,为个人或亲 属在职务晋升、项目承接、招生入学等方面谋取利益。例如,在 学校的基建项目招标中,个别人员通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