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 2025 年“三秋”生产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三秋”生产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
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三秋”生产视频调度会
的最新部署要求,结合当前我市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三秋”
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目的只有一个,就
是动员全市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打好这场“三秋”
生产攻坚战,确保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确保秋冬种应
种尽种、种足种好。
刚才,视频连线了各县(市、区),听取了大家的工作
进展汇报,总体来看,面对九月下旬以来持续阴雨天气带来
的严重不利影响,全市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广
大干部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迎难而上、奋力抢收,取得
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截至昨天下午 4 时,全市已收获秋粮
作物 288.83 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 70.7%。这个成绩来之不
易,凝聚了全市上下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
府,向奋战在“三秋”生产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农技人员、
农机手和所有参与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是阶段性的,形势依然是
极其严峻的。目前全市尚有约 120 万亩秋粮待收,气象部门
预测未来几天仍有间歇性降雨,土壤过湿问题短期内难以根
本缓解,农机大面积下地作业的条件依然复杂,田间积水排
除任务艰巨。可以说,当前我市的“三秋”生产正处于“逆
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爬坡过坎”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
“硬骨头”。时间不等人,农时不等人,任何一丝一毫的松
懈和麻痹,都可能导致我们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都可能造
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站在坚定拥护“两
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三秋”
生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和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
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咬紧牙关、背水一战,
坚决夺取“三秋”生产的全面胜利。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决扛起保障粮食
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
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对于我市这样一个农
业大市、产粮大市而言,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
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抓好今年的“三秋”生产,确保全年
粮食丰收,意义尤为特殊、责任尤为重大。
第一,这是践行“国之大者”的实际行动。我市作为国
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每年为国家贡献的商品粮数量可
观,在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今年以来,国际
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确保粮食等重
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打赢“三秋”
这场硬仗,就是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多作贡献,
就是对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
悟力、政治执行力的一次直接检验。必须心怀“国之大者”,
算好政治账、大局账,把一亩亩农田的丰收,汇聚成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底气。
第二,这是巩固农业发展良好态势的内在要求。近年来,
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
准农田数百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去年我市秋
粮播种面积达到 408.49 万亩,总产量 173.36 万吨,单产达
到 424.39 公斤/亩,均创历史新高。今年的秋粮生产,总体
基础较好,前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现在已经到了临门一
脚的关键时刻,越是接近成功,越不能掉以轻心。保住来之
不易的丰收成果,防止“丰收在田”变成“丰产不丰收”,
甚至出现大面积霉变损失,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
高质量完成秋播任务,稳定冬小麦播种面积,尤其是稳定在
435 万亩以上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是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
础、保障粮食生产接续稳定的关键所在。
第三,这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责任所在。农业是
农民的“命根子”,粮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三农”工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年的辛勤耕耘,盼的就是丰收。当前持续的阴雨天气,农
民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想群众之所
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落实到行动上,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采取一切可以采
取的措施,帮助群众把地里的庄稼抢回来、晒干存好、卖出
好价钱。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聚焦关键环节,突出“四抢”联动,科学精准打好
“三秋”生产组合拳
做好当前“三秋”工作,核心就是一个“抢”字,方法
就是科学精准。必须把“抢”字贯穿于“收、烘、种、管”
全过程、各环节,环环相扣、压茬推进,做到分秒必争、寸
土不让。
一要聚焦“抢收”,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龙口夺食”,贵在神速。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抢收。要严
格按照省里和市里部署的时间节点,紧盯“10 月 16 日前秋
粮收获大头落地”这一硬性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
要科学精准调度。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要建立 24 小时联
合值班和会商研判机制,精准预报到乡镇、到小时的“降雨
间歇期”,牢牢抓住每一个可能的作业窗口。要充分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通过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方式,精准掌握
不同地块的成熟度、积水情况和作业条件,形成“一地一策”
的抢收方案,成熟一块、抢收一块。二要极限动员力量。要
全面摸排和组织动员全市所有可用机具,特别是那 1.2 万台
左右的联合收割机,以及数十台履带式收割机,要确保全部
处于最佳状态。要成立市县两级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统一
调度、统一指挥,集中优势“兵力”驰援重点区域和困难地
块。要打破区域界限,主动对接周边地区,积极引进外地收
割机参与抢收作业。要坚持人机并上,在机械无法进场或作
业效率低的地块,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合作社成员、志愿者
等多方力量,开展人工抢收,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田。三
要突出抢收重点。对于已成熟、作业条件较好的地块,要
集中力量快收;对于受灾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