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自我剖析材料
根据本次会议要求,本人严格对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负面清
单,围绕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加重基层负担,违规吃喝,违规从事营利性活
动,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干预和插手选人用
人、市场经济活动等事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突出问题,以
及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八个方
面,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和剖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对照负面清单自我查摆的主要问题
(一)在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作为方面。存在“求稳怕
乱”的保守思想,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历史遗留问
题时,有时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
闯劲。特别是在推进*重点项目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突破常
规、承担风险的创新举措,在思想上存在顾虑,担心“干多错
多”,习惯于等政策等文件、靠上级,主动谋划、大胆作为的
劲头不足。这种“不作为”的消极心态,实质上是政绩观出现
了偏差,没有完全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政治责任,错失
了一些发展机遇。
(二)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重基层负担方面。虽然对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有清醒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仍
不自觉地陷入其中。比如,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
实文件”的现象,认为开了会、发了文就等于工作落实了,对
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跟踪问效不够。在调研工作中,有
时存在“走马观花”式调研,提前踩点、预设路线,听汇报、
看亮点多,深入一线、解剖麻雀少,未能真正掌握基层干部群
众的所思所盼。这些行为无形中增加了基层的负担,占用了基
层干部抓落实的时间。数据显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
查处案件中一直占有较高比重,这深刻警示我们必须时刻警惕
并坚决抵制。
(三)在违规吃喝方面。能够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及其要
求,但对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警惕性不高。有时认
为“吃顿饭是人之常情”,对于一些管理服务对象以“联络感
情”为名安排的宴请,虽然能够拒绝,但态度上不够坚决,界
限感不够清晰。对“不吃公款吃老板”“转入地下”“化整为
零”等新动向,缺乏足够的思想防线和政治鉴别力。这反映出
对“风腐一体”的深刻内涵理解不透,未能从政治高度看待看
似平常的“酒局”“饭局”,放松了自我要求。
(四)在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方面。本人及家属不存在违规
经商办企业的情况。但对此项纪律的严肃性认识还需深化。有
时认为只要自己不直接参与、不利用职权为家属谋利就万事大
吉,对家属子女的从业情况关心不够、教育不严,未能定期进
行排查和提醒,对一些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潜在风险点缺乏前
瞻性研判。这实质上是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的表现,未能将廉洁
自律的要求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和家庭“后院”,存在“灯
下黑”的隐患。
(五)在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方面。能够做到不收
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但在逢年过节、人情往
来中,对于一些老同学、老朋友送来的土特产、纪念品等,有
时会碍于情面收下,认为价值不高,不算违纪。这种“小节无
害”的错误思想,是党性修养不强的体现。千里之堤,毁于蚁
穴。对“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界定理解不深,对任何
形式的违规收送行为都应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拒之门
外。
(六)在违规干预和插手选人用人、市场经济活动等事项方
面。能够坚持原则,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
益。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接到一些“打招呼”“递条
子”的请托,虽然都予以了回绝,但方式方法较为简单,未能
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宣讲。对于一些市场经济活
动,特别是涉及*项目的招投标、*公司的资质审批等,能够做
到不插手、不干预,但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程序不规范、信息不
透明等问题,主动监督、敢于发声的勇气不足。
(七)在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突出问题方面。宗旨意识树得
不够牢固,服务群众的主动性有待加强。有时坐在办公室听汇
报、看材料多,深入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少。对于群众通过
信访、网络等渠道反映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虽然能够按程序
转办,但跟踪督办不够,未能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
落”。在处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时,有时存在
畏难情绪,习惯于用法律和政策条文“一推了之”,缺乏春风
化雨、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能力,导致一些小问题演变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