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9 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属机关
事业单位遴选选聘面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政府问政栏目火爆,包头市也开始筹备问政节目,
现有民众比较关心的6个民生问题。如果你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
请选择两个进行阐述,并说明理由。你认为开展问政工作的重点
难点是什么?
(1)老旧小区改造;
(2)吸引外出人才返乡;
(3)学生心理健康;
(4)居民养老;
(5)青年就业;
(6)幼儿托管。
各位考官,作为包头市政府工作人员,我将结合城市发展实
际和民生关切,选择以下两个问题进行
重点阐述,并分析问政工作的关键点:
第一,老旧小区改造,理由如下:一是从现实需求来看,包
头作为老工业城市,存在大量建成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的住
宅区。这些小区普遍存在管网破损、保温不足、环境脏乱、停车
难、无电梯等问题,直接影响数十万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安全
感和幸福感。改造是迫切的“民心工程”。二是从城市发展的角
度来看,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能显著改善市容
市貌,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和吸引力,为吸引人才和投资奠定
基础。三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造工程涉及建筑、建材、
装修、物业等多个行业,能有效带动本地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释放内需潜力。此外,改善居住环境是吸引人才、特别是本地户
籍人才回流的重要软实力。一个破败的“老家”形象难以唤起游
子的归属感。
第二,吸引外出人才返乡,理由如下:人才是城市转型发展
的核心驱动力。包头正经历从传统重工业向多元现代产业体系转
型的关键期,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支撑。吸
引本地籍贯、熟悉家乡情况、有专业技能或管理经验的人才回流,
是破解人才瓶颈、注入发展新动能的高效途径。其次,人才返乡
具有情感纽带优势。相较于吸引完全陌生的外地人才,本地外出
人才对家乡有天然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返乡意愿经过有效激发
后更易落地生根,稳定性更高。此外,人才回流能促进产业升级,
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解决青年就业,提升地方财政实力,更
好地支撑养老、托幼、教育等公共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问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开展电视问政等形式的问政工作,核心目标是搭建官民沟通
桥梁、推动问题解决、提升政府公信力。其重点在于:一是内容。
精准选题,聚焦痛点,选题必须紧扣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
当前最突出的民生难题和发展堵点,如老旧小区改造等,确保问
政“问”在关键处,“政”在要害上。二是效果。要坚持问题导
向,重在解决,问政的核心目标是推动问题解决,而非“作秀”。
问政前需深入调研,明确问题症结和责任主体;问政中要直面矛
盾,现场承诺或明确解决路径;问政后必须强力督办,确保承诺
兑现。三是公开。过程公开是问政的生命力所在。保障市民知情
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公众看到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行动。
对问题的回应要坦诚、具体、不回避。四是联动。部门联动,压
实责任,许多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涉及住建、城管、街道、水电
气暖等多部门需要跨部门协同。问政要促使相关部门打破壁垒,
明确牵头责任和配合义务,形成合力。
其难点在于:一是深层次问题破解难。有些问题,如产业基
础薄弱导致人才吸引力不足、地方财政压力制约老旧小区改造投
入,涉及城市发展深层次矛盾,非单一部门或短期努力能解决。
如何在问政中既直面问题,又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长期性、复杂性,
避免期望值过高,是个挑战。二是部门协同与责任落实难。“九
龙治水”、职责交叉或模糊地带容易导致推诿扯皮。确保问政后
各部门真正联动起来,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强有力的协
调督办机制和问责手段。
对于包头市,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基础民生、改善城市面貌
的当务之急;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则是驱动城市转型升级、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两者相互关联,好环境吸引人才,人才促
进发展。开展问政工作,必须牢牢把握“解决问题”这个核心,
聚焦真问题、压实真责任、追求真实效。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
否突破部门协同难、深层次矛盾解决难等瓶颈,通过公开透明的
平台,切实推动政府作风转变和治理效能提升,最终赢得市民的
信任和支持。
第二题:在全市开展一场主题涉及饮食、休闲、安全的活动,
如果你是市政府工作人员,现在领导让你开展体验式调研活动。
请问你打算怎么组织?
各位考官,民以食为天,安为基;闲以乐为要,质为先。饮
食安全、休闲品质是城市温度与治理水平的直接体现,关乎千家
万户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开展此次体验式调研,绝非走马观花,
而是要沉下身、浸入心、察实情、解真难,通过体验式调研,亲
身感知市民在日常饮食消费、休闲活动中的真实体验、潜在风险
与迫切需求,为精准施策、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安全韧性,打造
更高品质的“宜居之城”、“幸福之城”提供坚实的一手依据。作
为此次活动负责人,我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目标要明。紧扣“饮食、休闲、安全”三大核心,发现
当前服务供给、环境卫生、安全管理、政策落实中的“堵点”、
“痛点”与“风险点”。挖掘市民真实需求与满意度,特别是便
捷性、舒适度、安全感等主观感受。检验现有管理制度、应急预
案的实际运行效果。收集基层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