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学校“十四五”期间工作完成情况和“十五五”期间工作安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学校“十四五”期间工作完成情况和“十五 五”期间工作安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强国战略 纵深推进的关键五年。我们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 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提质 增效作为主线,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把师生成长作为根本,努 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望这五年,我们在党建统领、质量提 升、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服务民生等方面砥砺奋进,留下了坚 实印记;展望“十五五”,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再 攀高峰。现将“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及“十五五”规划思路汇 报如下: 一、“十四五”期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建引领,办学方向更加坚定 党建是学校发展的根与魂。五年来,我们坚持党对教育工作 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让校园始终沿着 正确方向笃定前行。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厚植教育初心。扎实开展 XX 教育,累 计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 120 余次,师生党员专题学习活动 200 余 场,党性教育覆盖率达 100%。创新推出“红色课堂”进校园, 打造学生原创红色微剧场、红色主题辩论赛,让理想信念在青少 年心中生根发芽。 二是筑牢战斗堡垒,夯实基层基础。完成 4 个党支部标准化、 规范化建设,实现年级、学科党小组全覆盖。五年来新发展党员 45 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 80 名,累计开展组织生活会 100 余次, 党员教师在疫情防控、课改攻坚等一线工作中率先垂范,形成了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生动局面。 三是推动党建融入,促进事业发展。探索“党建+教育教学” “党建+社团活动”新模式,建立党员教师示范岗 30 个、责任区 20 个,推动师德建设与课堂教学同向发力。近年来,党员教师 带头开设公开课、新优质课累计 180 余节,有效提升了课堂质量。 (二)质量为本,教育教学全面提质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五年来,我们紧扣“提质增效”主线, 坚持以课堂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素养为导向,推动教育教 学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激活课堂生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多样化”的 课程体系。累计开发校本课程 15 门,涵盖书法、戏剧、人工智 能编程等特色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引入智慧黑板、智慧教室, 覆盖率达 90%以上,课堂互动性显著增强。 二是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均衡发展。推出“分层教学+导师 制”模式,建立学情分析和精准帮扶制度。五年来累计帮扶学困 生 1200 余人次,其中 85%以上顺利提升成绩并树立自信。开设 “优生拓展班”,学生在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人数比“十三五” 末增长 30%。 三是强化质量监测,提升育人水平。完善“学段监测—年级 评价—课堂诊断”三级质量监控体系,每学期开展两次全校质量 检测,形成改进闭环。近三年,学校中考重点率稳居全区前列, 高考一本率连续攀升,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艺术展演中累计获 奖 120 余项。 (三)队伍建设,教师成长更加坚实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五年来,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 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 合理的教师队伍。 一是突出师德师风,筑牢立德根基。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 长效机制,开展师德教育专题培训60余场,签订师德承诺书100% 全覆盖。评选“最美教师”“师德标兵”20 名,通过校园媒体宣 传先进事迹,营造“学先进、当先锋”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培养计划,提升专业素养。推进“青蓝工程”,累 计结对“师徒对子”60 对,青年教师课堂合格率和优质课获奖 率提升显著。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 500 余人次,选派骨干 教师赴省内外名校学习 120 人次,先后有 10 余人获评市级骨干 教师、学科带头人。 三是拓展成长路径,激发队伍活力。完善职称评聘与考核机 制,畅通成长通道。五年来,晋升中高级职称教师 40 人,引进 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 25 人,外聘名师 6 人,形成“青年教师有 活力、中年教师有实力、老教师有底蕴”的良好梯队。 (四)文化浸润,校园氛围更加厚重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五年来,我们注重环境育人、活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深度融合,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一是厚植精神文化,凝聚奋进力量。结合校史发展,修订完 善校训、校歌、校徽,建成校史馆、荣誉长廊。开展“我与校史 共成长”征文比赛,累计参与师生 3000 余人次,增强了全校的 文化自信与认同。 二是丰富活动文化,激发学生活力。连续举办艺术节、科技 节、体育节,五年来累计举办校园活动 500 余场,学生参与率超 过 95%。校合唱团、科技社团在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学生社 团数量由 20 个增至 35 个,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三是优化环境文化,涵养育人氛围。投入 XX 万元推进校园 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建书香长廊、文化广场、师生共享书 吧。累计购置图书 2 万余册,打造“书香校园”,全校师生共读 书籍累计超过 50 万册次。 (五)保障有力,校园安全更加稳固 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底线。五年来,我们牢牢守住校园 安全“生命线”,努力营造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守牢安全底线。修订完善各类安全管理 制度 25 项,建立门卫值守、技防监控、应急巡查“三位一体” 防控体系,责任层层压实。校园智慧安防系统实现主要区域全覆 盖。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防护能力。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周、 法治宣传月,累计举办安全教育讲座 150 场,应急演练 80 余次, 师生覆盖率 100%。特别是在防震、防火、防溺水等方面,学生 掌握率均在 95%以上。 三是健全应急体系,提高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 15 个, 成立由党员教师、保安和后勤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 8 支。五年来 共成功处置突发事件 10 余起,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