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党课:锻造过硬作风 永葆
奋进姿态 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这一重大主题进行
深入交流和学习。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我们党
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实现
执政使命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
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作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
成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当前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和挑战。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保持清
醒头脑,锤炼过硬作风,以实干担当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
量。今天的党课,我将和大家一同深入学习领会加强作风建设
的重大意义,清醒认识当前作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共同
探讨新形势下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进一步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良好的作风、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力
谱写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深刻领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作风
建设的政治自觉
作风是形象,作风是力量。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党中央全
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更是我们XX镇实现各项事业发展、赢
得群众信任支持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
度,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作风
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
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
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
把“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作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
党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一抓到底的坚
定决心。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肩负着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落到实处的重大政治责任。如果作风不正、纪律不严,党的政
策就难以有效传达,中央精神就可能在基层走样变形,甚至空
转虚化。因此,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党员干部政治过硬、能力
过硬、作风过硬,是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根本前
提,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只有以过硬的作风,才
能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XX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
能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镇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XX镇正面临着乡村振
兴、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繁重而紧迫的任务。这
些任务的完成,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需要全镇
上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优良的作风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助
推器”。试想,如果干部队伍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
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必然会严重阻碍各项工作的推
进,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反之,如果全镇上下形
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干部队伍朝气蓬勃、锐意
进取,就能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将
一张张蓝图变为现实。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好不好,直接
关系到XX镇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机
遇、乘势而上。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
根基的根本之策。 “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
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干部
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群众对党的感受和评价,很多时候
就是通过基层干部的言谈举止来形成的。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够
心系群众、勤政为民,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真心实
意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就会感到温暖,就会更加信
任和拥护党。反之,如果干部作风粗暴、衙门习气,甚至以权
谋私,就会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党群干群
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引导党员干
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赢得民
心,汇聚起最广泛的民心民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准确把握当前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找准作风建设的着
力点和突破口
经过持续整治,我镇党员干部的作风总体是好的,干事创业
的精气神不断提振,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
和反复性,一些老问题穿上“隐形衣”、变异出新形式,一些
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出现。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精准识
别,靶向发力,才能把作风建设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是顽瘴痼疾。 尽管经过多
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未彻底根除,甚至在一些方面
表现出新的特征。有的同志在工作中,重痕迹、轻实
绩,把“留痕”当作“尽责”,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
文件,满足于表面文章;有的对上级指示精神不加思考、机械
执行,搞“一刀切”,不结合镇实际情况,脱离群众实际需
求;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重显绩轻潜绩,急功
近利,劳民伤财,导致资源浪费,群众不满。官僚主义方
面,有的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
责、推诿扯皮,甚至冷硬横推,让群众跑“冤枉路”,伤了群
众的心。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基
层治理效能。
(二)担当精神不足、干事创业动力衰减。 在当前全面从
严治党的新常态下,有的干部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
做不错”的错误思想,责任心和进取心明显不足。有的遇到矛
盾问题绕道走,碰到棘手难题不敢抓、不敢管,习惯当“老好
人”;有的满足于“过得去就行”,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
过,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的面对新事物、新挑战,墨
守成规、因循守旧,缺乏改革创新的锐气。这种不担当、不作
为的“慵懒散”作风,不仅贻误发展机遇,也消磨了人民群众
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这种作风
问题就会更加凸显,成为阻碍我们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三)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廉洁自律防线松弛。 虽然整体
上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但个别党员干部仍然纪律规矩意识淡
薄,自我约束不严。有的对党纪国法心存侥幸,在小事小节上
不拘小节,认为“小贪小占”无伤大雅,殊不知“蚁穴不堵将
溃堤”;有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吃拿卡要,与民争
利,甚至出现“蝇贪蚁腐”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
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更有甚者,对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置若罔闻,顶风违纪,公款吃
喝、公车私用、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严重
侵蚀了党的肌体,必须予以坚决纠治。
(四)斗争精神弱化,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有待提升。 面对
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多元性,有的干部缺乏应有的斗争精神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良风气、违法行为,不敢旗帜鲜明地制
止和纠正;对歪风邪气、歪理邪说,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和斗
争。在干部队伍内部,有的奉行好人主义,对同事的问题睁一
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应有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这种斗争
精神的缺失,不仅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使得一
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基层治理
的效能和水平。
三、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以过硬作风凝聚推
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
蹴而就、一劳永逸。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
力,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XX镇作风建设向
纵深发展。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
本色。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
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加强作风建设,首先
要从思想根源上抓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
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