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巩固拓展学习教育
成果,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
一、深刻认识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的重大意义
(一)这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加强作风建设的客观
需要。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
存亡。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
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唯有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作保障,党才
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
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
木立信之举,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刹住了一
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为
新时代作风建设立起“标杆”,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
能。新征程上,无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还是推动高质量发
展,都需要党员干部以更务实的作风察实情、解难题,以更清
廉的形象赢民心、聚合力。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风化俗成需
久久为功,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向常态化长
效化治理转变。
(二)这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全面从严治
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今年6月30日,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自我革
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
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
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
的鲜明主题,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释放出一严
到底的强烈信号,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以正风肃纪反
腐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全面从严
治党的“金色名片”。抓紧抓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
习教育后续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
命永远在路上”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唯有以彻底的自我革
命精神深化作风建设,把学习教育成果固化为制度机制、转化
为党员干部行动自觉,才能防止虎头蛇尾、破除“一阵风”疑
虑,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注入持久动力。
(三)这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和人民事业发
展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就要跟进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
建设绝不是游离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附加项”,而是深度融入
其中的重要“动力源”,是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此次学习教
育是一场全面深刻、叩问灵魂、培土加固的作风洗礼,既划定
党员领导干部行为底线,又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引领社风民风
深刻变革,推动形成全社会崇廉拒腐的价值共识,为中国式现
代化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做好
学习教育“后半篇文章”,持续释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综合
效能,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
力,对于以“中国共产党之治”引领“中国之治”具有重要意
义。
二、准确把握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的实践路径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题为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
风》的重要文章中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
年,而是要长期坚持。要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
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这
为巩固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指明了
科学方法论和实践路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标准
不降、劲头不松、力度不减,以钉钉子精神巩固拓展此次学习
教育成果。
(一)在“常”和“长”上下功夫。“常”强调经常抓、抓
经常,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做在平常;“长”侧重持久抓、
抓持久,着眼长远、构建长效机制。常长结合,就是要摒
弃“一阵风”式整治,代之以常态化的制度安排与持久性的韧
劲坚守。一方面要抓“常”,重点是强化日常监督与习惯养
成。这要求:一是强化日常监督执纪。不能让执纪审查只
在“大事”上发力,而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是融入
党内政治生活。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民主生活会、组
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
我批评,使之成为党员干部检视自身、净化思想的“锐利武
器”。三是推动形成社会习惯。要通过持续努力,让简约务
实、清正廉政、勤俭节约从一种纪律要求,内化为党员干部的
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进而引领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
抓“长”,关键是健全制度体系与长效机制。抓作风建设,根
本上还是要靠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有一
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这要求:一是扎紧制度笼子。要不
断检视现有制度体系的漏洞与短板,针对“四风”问题的新变
种、新表现,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全方位扎紧制度的
笼子。二是织密监督网络。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注重代际传承。要加强教育引
导,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融入对年轻干部教育培养
全过程,使之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二)在“严”和“实”上下功夫。“严”是中央八项规定
的鲜明底色和刚性要求,“实”是作风建设的落脚点和价值取
向。二者结合,体现了从严治党与求真务实的统一。一方
面,要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
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其生命力在于执纪必严、违纪必
纠。这要求:一是执纪标准要严。以“严的基调、措施、氛
围”贯穿全过程,对顶风违纪、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零容
忍。二是问责追责要严。对踩“红线”、闯“雷区”的行
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三是对
领导干部要求要严。狠抓“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
应”,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
面。另一方面,要坚持“实”字托底、务求实效。作风建设最
终要体现到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事业发展上。
这要求:一是问题导向要实。要聚焦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二是工作举措要实。要力戒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三是成效检验要实。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
尺。
(三)在“深”和“细”上下功夫。“深”意味着深入抓、
抓深入,触及本质和根源;“细”代表细致抓、抓细致,注重
细节和小节。这要求克服表面化、粗放化,实现作风建设的精
细化与深层化。一方面,在“深”上下功夫,关键要深挖根
源、深化治理。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