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全市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全市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讲话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 析当前我市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 得失,并对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刚才,市工信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和消防救援局的负责同志 分别就各自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分析了问题, 提出了措施,听后很受启发。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借鉴,抓 好落实。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底线,是民生的基石,更是不可逾越的红 线。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 决策部署,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 认识到,成绩的背后依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在平稳的态势下依 然暗流涌动。去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X 起,造成 X 人不幸遇难,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血的 教训。进入 2025 年以来,虽然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小事 故、新隐患时有发生,暴露出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和漏洞。 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安全生产的警钟,必须时 刻长鸣。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正视突出问题,以最高站位扛起安全生 产政治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当前,我们面 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既有长期积累的顽固性问题,也有新形势 下出现的复杂性矛盾。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 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 性。 第一,必须深刻认识思想认识的“温差”是最大的隐患。一 些单位和个人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有的认为安全 生产是老生常谈,产生了“听疲劳”和“做疲劳”;有的在连续 一段时间未发生事故后,便滋生了“喘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情 绪,认为风险离自己很远;还有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安全投 入上能省则省,在隐患整改上能拖则拖,把安全生产的制度规定 当成“稻草人”。这种思想上的“温差”和行动上的“落差”,是 滋生事故的温床。近期在 X 区发生的一起小型生产事故,事故 原因表面看是员工违规操作,深层次原因却是企业负责人长期忽 视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个案例再次警示我们, 安全意识的淡薄是比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更可怕的敌人。 第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 尽管我们层层签订责任状,级级分解任务,但压力传导往往层层 递减。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还 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 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未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更是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集 团层面重视,但到了车间、班组层面,安全措施就可能打折扣、 走过场。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安全管理几 乎处于“真空”地带。这种责任的悬空和虚化,使得我们的安全 防线看似坚固,实则一触即溃。 第三,必须深刻认识监管执法的“宽松软”是最危险的纵容。 一些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重检查、轻处罚”“重形式、 轻实效”的倾向。检查走马观花,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 于发现的隐患,往往是一纸整改通知书了事,缺乏后续的跟踪问 效和闭环管理。这种“雨过地皮湿”式的监管,无法形成有效震 慑,反而助长了部分企业的侥幸心理,使其在违法违规的边缘反 复试探。必须明确,监管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推动 问题的解决。没有“带电”的监管和“长牙”的执法,安全生产 的法规制度就难以真正落地生根。 第四,必须深刻认识风险防控的“短板”是最致命的弱点。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许多新挑战。例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催生 了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其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新能源、新材 料领域的未知风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知;城市高层建筑、地下 空间、大型综合体日益增多,灾害耦合效应更加明显。与此同时, 一些传统领域的风险依然突出,老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能 的安全基础薄弱问题亟待解决。新旧风险交织叠加,使得我市安 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 二、聚焦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攻坚,以最实举措筑牢安全生 产坚固防线 安全生产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学会“弹钢琴”,既要全面覆 盖,更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当前我市安全生 产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风险,必须拿出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集中 力量打好九个重点领域的攻坚战,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坚决整治传统高危行业顽疾 一是船舶修造领域。要深刻吸取近年来国内同行业事故教训, 聚焦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强化刚 性约束和现场监护。工信部门要牵头组织专家,对全市所有修造 船企业进行一次“过筛子”式的深度体检,特别是对分包、转包 环节的安全管理责任链条,要一查到底,确保无缝衔接。二是化 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这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要全面推广应 用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仪表系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应急管理部门要持续深化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对涉及 “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要派员驻厂监管,确保风险时刻处于 受控状态。要坚决取缔非法生产、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的“黑 窝点”,发现一处、端掉一处。三是建筑施工领域。住建部门要 紧盯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