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企业党课讲稿:严筑廉洁防线 深化作风建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企业党课讲稿:严筑廉洁防线 深化作风建设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次专题党课,主题是“严筑廉洁防线深化作风建设”。 在全党上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新征程上,在我们公司作为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正处于滚 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时刻 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否坚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健康发展,关系 到市数字产业生态的未来,更关系到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能否圆满完成。 因此,今天的党课,既是一次集中的学习和思想淬炼,也是一次深刻的警示和自我 鞭策。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共同锻 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数字产业铁军。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结合公司实 际,从三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交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深化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中,中央八项规定如一道凌厉 的“破冰之剑”,斩断了多年积弊的官场陋习和不正之风,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 可能刹住的歪风,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为之 一新,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从“一张贺卡”“一盒月饼”抓起,到“会所中的歪风”“舌尖 上的浪费”的整治,再到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持续高压打击,十余年来,作风建 设的螺丝越拧越紧,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 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当前,我们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 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稍有松懈,歪风邪气就可能反弹回潮。对于我 们公司而言,这种重要性和紧迫性尤为突出。 首先,这是我们作为国有企业的政治使命所决定的。我们公司不是一家普通的 企业。我们是市委、市政府为擘画市数字经济蓝图而部署的关键棋子,是引领和 撬动全市千亿级数字产业生态的国资旗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公司的 形象,更代表着市委市政府的形象,代表着国有资本在数字新赛道上的公信力和 引领力。我们的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金、项目、数据和资源,如果作 风不正、纪律松弛,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巨大侵 蚀,是对市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严重破坏。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 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全过程。 其次,这是我们所处行业领域的特殊风险所决定的。我们身处数字产业这一新 兴领域,技术迭代快,商业模式新,资本流动密集。与传统行业相比,我们面临的 廉洁风险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过去,腐败可能是看得见的工程回扣、摸得着的烟酒 礼品。而在数字经济时代,腐败的形式可能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它可以是数据资 源的不当倾斜,可以是算法模型中的人为偏好,可以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内幕 交易,甚至可以是一次看似平常的技术合作、一次“免费”的增值服务。这些新型的、 智能化的手段,迷惑性更强,甄别难度更大。如果我们还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满 足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朴素认知,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触碰红线、滑入深渊。因 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数字产业的廉洁风险点,构筑起与之相适应的“防 火墙”和“隔离带”。 最后,这是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作风就是战斗力,纪律 就是生命线。一个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团队,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反 之,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人人满足于“把说了当做了,把 做了当做好了”,工作推诿扯皮,决策久拖不议;如果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抬头,大 家心思不在工作上,而是比待遇、比享受、铺张浪费,那么这个组织必然人心涣 散,毫无战斗力可言。我们当前正肩负着建设**市“城市大脑”、运营“东数西算”枢 纽节点核心区、打造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等一系列艰巨任务。这些任务,哪一件不是 难啃的硬骨头?哪一项不需要我们全体员工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 风?如果我们不能以严明的纪律、务实的作风来保障,那么再宏伟的蓝图也只能是空 中楼阁。这正是我们全体员工团结拼搏、务实苦干的结果。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大 好局面,并迈向更高的台阶,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深化作风建设。 因此,全体党员同志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作风建设,就 是抓发展、抓安全、抓未来。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答好、且只能答好 的“必答题”。 二、以案为镜鉴,以纪为标尺,清晰划定“不可为”的从业红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剖 析典型案例,是我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警醒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发生在别人 身上的事故,对我们而言就是最好的“预防针”。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纪检监察 机关查处和通报了大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的案件,其中不乏我们 国有企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刻教训。下面,我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剖 析,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第一个案例:项目合作中的“隐形股权”,新型利益输送的“障眼法”。 一是警惕“身边人”。王某自认为聪明,利用亲属代持股份,以为可以瞒天过海。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纪违法行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严格管好自己的 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树立良好家风,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谋取私 利。二是警惕“专业性”。王某利用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了复杂 的利益输送链条。这提醒我们,在专业性极强的数字产业领域,监督不能有盲区。 我们的纪检、审计和风控部门,必须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能够看穿各种专业术or语 和复杂交易结构背后的猫腻。三是警惕“小圈子”。王某之所以能够操作成功,也与项 目中个别人员与他形成利益共同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关。这要求我们必须净化 朋友圈、社交圈,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和同事关系,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拉帮结 派和团团伙伙。 第二个案例:数据服务中的“精致贿赂”,糖衣炮弹的“数字版”。 这个案例极具现实针对性。对于我们公司而言,数据就是我们最核心的资 产,也是最容易产生廉洁风险的领域。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是廉洁的边界不能模 糊。看似是“免费服务”“技术体验”,实质是包裹着数字糖衣的炮弹。在数字时代,信 息、数据、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资源。任何超出正常商务往来范围的、针 对个人的特殊优待,都可能构成变相的利益输送。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拒 绝一切形式的“雅贿”和“巧取”。二是公与私的界限必须分明。张某将供应商提供的用 于个人的服务,与手中的公共采购权力进行了交换,这是典型的以权谋私。我们在 与外部单位合作时,所有技术交流、产品试用,都必须在公司制度框架内公开、透 明地进行,并有完整记录,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私下接触和个人交易。三是制度的 篱笆必须扎紧。针对数据管理、算法应用、对外合作等环节,我们必须建立起比传 统行业更严密、更智能的内控制度。要通过技术手段对关键岗位、关键操作进行留 痕、审计和监控,让权力在数据的监督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