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部长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
体会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举国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
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25 年 10 月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会
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
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一名基层宣传
思想战线的干部,我有幸在第一时间学习了会议的初步精神,内心
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结合个人思考与工作岗位,
浅谈几点初步的认识、体会与打算。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时代脉搏的航向指引
初学全会精神,最深刻的感受是“方向”二字。全会公报虽
然尚未全文公布,但其核心议程——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身就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党中
央正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
谋篇布局。这不仅是一份经济发展的规划图,更是一份引领 14 亿
多人民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我的认识是,这次全会精神的核心,在于对“高质量发展”的
再深化、再部署。从搜索信息中可以预见,“新质生产力”“绿色
发展”“共同富裕”等将是“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词。这并非孤
立的经济术语,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理念正
在发生深刻变革: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从依赖传统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从局部发展,转向
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要求我们必须跳出
传统的思维定势,深刻理解发展的内涵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
不好”。
作为一名宣传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准确把握这一航向至关重
要。宣传工作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复述政策条文,而必须成为时代
脉搏的“翻译官”和“共鸣器”。要将中央的宏大叙事,转化为与
本地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故事。例如,当谈到“新
质生产力”,我们不能只讲高科技、大产业,更要思考它如何赋能
我们 XX 县的特色农业、文旅产业,如何让一个普通的农户通过
数字技术增收致富。当谈到“绿色发展”,我们要展现 XX 县得
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理念真正成为全民共识和自觉行动。这种认识上的深化,
是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二、结合地方实际体悟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将全会精神与 XX 县
的实际相结合,我的体会可以用“温度”二字来概括。一切宏伟
的蓝图,最终都要落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全会强调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进民生福祉等内容正是“人
民至上”理念最直接的体现。
我所在的 XX 县,地处 XX 地区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独特的民族文化。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 GDP 增长了多少,引
进了多少项目。但现在,学习了全会精神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发展的“温度”比“速度”更得人心。全会提出的“共同富裕”
目标,对我们这样的地区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发展的成果要由全
体人民共享,发展的过程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
我的体会是,作为宣传部长,我的工作不能仅仅是“锦上添花”
的形象包装,更应该是“雪中送炭”的民心工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