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的
几点认识与体会
近期,按照单位党支部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共
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的专题学习。通过原原本本、逐章逐条
的研读,以及聆听上级党委组织的专题党课,我对思想政治工作
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深刻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这不仅
仅是一次理论上的充电,更是一场触及灵魂、涤荡思想的精神洗
礼。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深感责任在肩,也备受鼓舞。在此,
我想结合个人的学习思考,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视角,谈三点粗浅
的认识、体会与打算,向同志们汇报,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条例》的时代意蕴
在初次接触《条例》时,我对其的理解或许还停留在“一份
重要文件”的层面。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愈发深刻地认识到,
这部《条例》绝非仅仅是白纸黑字的条文,而是我们党在新时代
背景下,为思想政治工作立柱架梁、固本培元的纲领性文献。它
作为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其
颁布本身就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我认识到,《条例》的出台,是百年党史智慧的结晶。从革
命战争年代的“支部建在连上”,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改
造,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我
们党克敌制胜、凝聚人心的“传家宝”。《条例》将这些被实践反
复检验过的宝贵经验和制度成果,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
了这一政治优势能够在新征程上继续传承和发扬。这让我明白,
我们今天所遵循的,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智慧沉
淀,其分量重逾千钧。
同时,我也认识到,《条例》的颁布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当前,我们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艰巨繁重,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
杂严峻。这不再是遥远的宏大叙事,而是真切发生在我们身边、
甚至影响我们日常思想的现实。比如,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一
些消极悲观的情绪、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与调侃,都可能在潜移
默化中侵蚀我们的思想根基。《条例》为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
“伟大斗争”中,提供了辨明方向的“指南针”和守护精神家园
的“思想武器”,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能够保持清醒、
站稳脚跟。
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条例》的核心目标是指向“人”的。
《条例》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它最终的目
标,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将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上来。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思想
政治工作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认
识自我、实现价值,从而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
二、触动内心深处,感悟思想政治工作的温度
如果说第一部分的学习是理性的“知其然”与“知其所以
然”,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多地感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和
思想上的触动。坦白说,在以往的认知里,我可能和一些同志
一样,或多或少觉得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的“专
利”,与我们普通党员、普通员工的距离似乎有些遥远。它有时
被简化为会议上的报告、文件里的口号,显得有些抽象和刻板。
然而,这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当读到《条例》强调
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时我内心受到了
极大的触动。我忽然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原来是有“温度”的,
它充满了人情味。它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心
人、理解人、帮助人。
这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比如,在 XX 单位,前
段时间为了赶一个 XX 项目的进度,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
同事连续加班,不仅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