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中心职工关于 2025 年度个人工作学习
情况的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25 年的工作已近尾声。
作为 XX 县住房公积金中心的一名 90 后普通员工,回首这一年
在岗位上的点点滴滴,心中百感交集。在中心领导的亲切关怀与
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渐从一名青涩的新人成长为能够独当
一面的业务骨干。这一年,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职责,在勤奋
的学习中汲取养分,在琐碎的生活里感悟价值。现将本年度个人
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及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立足本职,在履职尽责中践行服务宗旨
住房公积金事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梦想,是重要的民生工
程。作为中心的一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年来,我始终
将“服务缴存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的业务
操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首先,精研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住房公积金中心的日
常工作,看似是简单的重复,实则涉及归集、提取、贷款等多个
环节,每一环节都环环相扣,对政策精准度和操作规范性有着极
高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前台窗口的业务受理与政
策咨询。面对每日数十甚至上百位前来办理业务的职工群众,我
坚持做到“三心”,即接待热心、解答耐心、办理细心。对于每
一笔归集汇缴、账户转移、信息变更业务,我都严格按照账务
处理程序进行审核与操作,确保资金安全、信息准确。例如,在
处理一笔跨市转移接续业务时,我不仅要熟练操作本中心的业务
系统,还需了解对方中心的流程与要求,通过反复沟通核对,最
终为缴存职工顺利办结,有效保障了其公积金权益的连续性。通
过对每一个业务细节的精益求精,我所在窗口的业务办理平均时
长较去年缩短了约 15%,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服务
效率。
其次,顺应政策调整,应对全新挑战。2025 年是住房公积
金政策的调整年,全国多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缴存基数、
缴存比例等进行了优化调整。根据 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的相关通知,本地区 2024-2025 年度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也进
行了相应调整,上限调整为 XX 元,下限为 XX 元。政策的每一
次变动,都会在基层窗口引发一轮业务咨询和办理的高峰。面对
缴存单位经办人和职工个人关于新基数如何计算、补缴如何操作
等一系列问题,我提前学习并吃透了上级文件精神,制作了简明
扼要的“政策明白卡”,在解答咨询时,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把
政策讲清、讲透。在 7 月至 9 月的基数调整集中办理期,我与同
事们一道,通过延时服务、周末值班等方式,累计为超过 400 家
单位、近万名职工办理了年度基数调整业务,确保了政策的平稳
落地,未发生一起因解释不清或操作失误导致的投诉事件。
再者,拥抱数字变革,助力智慧服务。近年来,中心大力推
进数字化转型,“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线上服务渠道不断
完善。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 90 后,我对新技术、新平台
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学习热情。我主动学习各类线上业务平台的
办理流程,并积极在窗口引导和辅导年轻职工通过手机 APP 办
理提取、查询等业务。据不完全统计,经我引导完成线上办理的
业务占我个人总业务量的比例,已从年初的不足 10%提升至目前
的近 40%。这不仅减轻了窗口的排队压力,更让缴存职工切身感
受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捷。我深刻体会到,数
字化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
二、勤学善思,在知行合一中实现自我成长
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不断更新的政策法规和持续升级
的业务系统,我深感“本领恐慌”,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
任、一种精神追求和一种生活方式。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身
处公共服务一线的青年职工,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为此,
我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基
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通过学
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互助性、保障性本质,
也更加坚定了我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二是深化业务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住房公积金业务政策性
强、专业要求高,只有成为“政策通”和“活字典”,才能在服
务群众时游刃有余。刚入职时,面对厚厚的政策汇编和复杂的业
务系统,我也曾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在领导和前辈们的悉心指导
下,我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一方面,我利用业余时间系统
学习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对每一
项条款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