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青年职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个象征着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院党委、
院行政班子组织召开这次以“青春筑梦·杏林花开”为主题的青
年职工座谈会,意义非凡。刚才,听了各位青年代表的发言,我
深受触动,也倍感振奋。大家围绕医院的发展,结合各自的岗位
实际,谈感悟、提建议、话未来,言辞恳切,思考深入,充分展
现了 XX 院区青年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大家提出的关于中西医结合专科发展、人才培养机制、学科建设
以及科研创新激励等方面的宝贵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
性,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梳理、专题研究、积极采纳、尽快落实。
坐在这里,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面孔,我不由
得想起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从 1960 年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到
如今成长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
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几代 XX 中医院人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基业。而你们,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关键一代。青年是医院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医
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医院的未来,归根结底是属
于你们的。因此,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深入交流三个方面的问
题:一是我们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发展方位,二是我们未来要走向
哪里,三是作为青年人,大家应该如何作为。
一、认清发展方位,在把握大势中增强历史主动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交汇点。从外部环境
看,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提
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历
史性机遇。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多元化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
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既是我们的发展动力,也是我们必须肩负
的时代使命。从区域发展看,XX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
事业,出台了《XX 县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
划》,明确提出要“做优做强重点专科建设,提高中西医结合服
务能力”,这为我们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医院自身看,经过六十余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近十年来
的跨越式发展,医院的综合实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至
2024 年底,我们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根据近年发展趋势及合
理推演,医院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开放床位数量稳定在 600 张
左右,全院职工总数接近 700 人。我们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年
门诊服务人次超过 27 万,年出院患者超过 2.3 万人次,各项核
心业务指标在全省同级中医院中位居前列。我们的专科特色日益
彰显,已建成多个省级重点专科,在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形成了
独特的比较优势。特别是,我们成功通过了三级甲等中医院的评
审,这不仅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迈向更高质
量发展的新起点。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
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
是学科建设的“高峰”还不够多、不够高,缺乏在全国范围内具
有显著影响力的龙头学科和领军人才。二是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
盾依然存在,高层次临床专家和科研拔尖人才相对短缺,青年人
才的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科研创新的“引擎”作用尚
未充分发挥,临床研究能力、成果转化效率与三甲医院的定位还
不完全匹配,刚才大家提到的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问题,正切中
了要害。四是服务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在改善患者
就医体验、优化服务流程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认清我们所处的“时”
与“势”,就是要既看到光明前景,坚定发展信心,又直面问题
挑战,保持清醒头脑。医院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同逆
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如何在新一轮的区域医疗中心
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如何将“三甲”的牌子转化为实实
在在的内涵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也是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全院干部职工必须共同思考和回答的
“时代之问”。
二、擘画发展蓝图,在精准发力中开创事业新局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院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确
立了未来三年的总体发展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
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最终目的,聚焦“临
床卓越、人才兴院、科研引领、服务升级”四大战略,全面提升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区域领先、
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研究型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一,聚焦学科建设,筑牢临床服务的“压舱石”。学科是
医院安身立命之本。未来三年,我们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
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优势学科
集群。一是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积极响应大家对中西医
结合专科发展的关切,我们将重点围绕脑病、肿瘤、骨伤、心血
管等关键领域,整合资源,组建中西医协同攻关团队,力争在三
年内成功创建 1-2 个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或区域诊疗中心,新增
3-5 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二是构建现代化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在已有的创伤中心基础上,加快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标准
化建设和认证工作,形成覆盖全县、辐射周边的快速、高效、一
体化的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救治网络。三是拥抱数字医疗变革。
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的融合。
通过优化电子病历系统、推广智慧门诊、建设互联网医院、应用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方式,再造服务流程,提升诊疗效率与安全
水平,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第二,聚焦人才战略,激活永续发展的“源动力”。事业发
展,关键在人。大家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关注,体现了强烈的成长
渴望。医院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努力为每一位职工
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成长的空间。一是构建全周期人才培养体
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人才,设计并实施三大培养计划:
面向新入职职工的“青苗计划”,通过规范化培训和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