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第四次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第四次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第四次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 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最新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 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我县的工作成效,分 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刚才,我们集中学习了上级有关精神,听取了关于基层减负典 型案例的通报,县*局、*镇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 言,态度坚决、措施务实,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 觉。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 主体责任,持续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宣战,基层减负工 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性会议、文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 压减了18%和15%,县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了22%,基层 干部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有了新的提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 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 久战,存量问题尚未完全清除,增量问题又以新的变种形式出 现。一些顽瘴痼疾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文山会 海”现象在个别领域出现反弹回潮;“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花 样翻新,各类工作群、政务APP、小程序依然让基层干部应接不 暇;有的督查检查考核过于追求“痕迹”,不看实效看材料、 不看结果看过程,让基层疲于应付;更有甚者,将减负曲解 为“减责”,工作不担当、不作为,出现了“躺平”心态。刚 才通报的案例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某单位在推进一 项民生工程时,为了向上级展示“进度”,罔顾客观实际,在 短短一个月内要求下属各村镇报送多达12次进展情况汇报,每 次都要求图文并茂、数据详实,甚至专门开发了一款“日报 送”小程序。基层干部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耗费 在“造材料”“美化图片”上,实际用于推动工程落地的时间 和精力被严重挤占,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群众意见很大。这个 问题虽然是个案,但它暴露出的“政绩观错位”“急功近 利”的根源性问题,在一些单位和干部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 在。这些问题不仅加重了基层负担,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 象,侵蚀了干群关系,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沉疴顽疾。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正确政绩观正本清源,持续强化贯彻 落实的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 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 敌。”为基层减负,绝非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严肃的政 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本质上是对我们党性立场、宗旨意识 和政绩观的深刻检验。 第一,必须从政治高度审视减负工作。我们要深刻认识 到,形式主义的背后是政治站位的不稳、政绩观的偏差、责任 心的缺失。为基层减负,就是要减掉那些为“唱高调”而发的 文、为“凑数”而开的会、为“刷存在感”而搞的检查、 为“留痕”而建的群。减掉这些虚功,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 时间和精力去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全县各级党 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 治执行力,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来抓,将其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 护”的实际行动,自觉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确保 各项减负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第二,必须以正确政绩观匡正减负导向。政绩为谁而树、树 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是必须回答好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追求的政绩,应该是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 绩,是真正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的业绩,而不是那些中看不 中用的“花架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聚焦“让干 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这一核心目标导向,引导全县干 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凡是作决策、定政策、推工 作,都要首先问一问基层是否欢迎、群众是否答应、执行是否 顺畅、效果是否真实。要坚决摒弃“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 落实文件”的路径依赖,大力倡导“四下基层”的优良传 统,推动领导干部多到一线去、多到群众中去,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体现担当、创造政绩。 第三,必须用钉钉子精神纠治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具有很强 的隐蔽性和变异性,往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纠治 形式主义,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 锤接着一锤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要保持露头就打的高 压态势,对那些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问题,要瞪大 眼睛、及时发现、坚决整治。要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把 减负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让求真 务实的作风在*大地蔚然成风,让基层干部真正从无谓的事务中 解脱出来,轻装上阵、担当作为。 二、严格对标对表,以铁的纪律执行政策规定,持续强化政 策规定的贯彻执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去年,中央两办印发了《整治形式 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共7个部分21条,为我们提供了根 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各部门必须将学习贯彻《若干规定》 作为一项硬任务,全面严格抓好对照自查,确保每一条规定都 落地生根。在此,我特别强调,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好“五个必 须”的工作要求。 一是必须坚持中央号令、政令畅通。这是最根本的政治原 则。在减负工作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打折扣、搞变 通,更不允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凡是中央 和省市县委明令禁止的,必须令行禁止;凡是要求压减的,必 须坚决压减到位,绝不能以“情况特殊”“工作需要”为借口 搞例外。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 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这是减负工作的核心价 值取向。我们减负,不是为了数字上好看,而是为了基层工作 提质增效。要坚决反对任何脱离实际、违背规律的决策部署。 比如,在制定考核指标时,不能简单量化,要更加注重对发展 质量、群众满意度等综合效益的评价。在推动工作时,要给基 层留足空间和时间,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 作,而不是用一刀切的指令束缚基层手脚。 三是必须坚持总量控制、刚性约束。这是精文减会的关键闸 门。要严格执行年度发文、开会计划报备审批制度,从源头上 严控增量。对发文,要做到“非必要不发文”,能通过电话、 便函、网络沟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