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深化联建共建提升基层组织效能的经验分享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深化联建共建提升 基层组织效能的经验分享 联建共建是新时期破解基层党组织资源局限、增强组织活力的关键一招。如何 将这一模式从“纸上蓝图”变为“实景画卷”,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我单位 深入探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推动联建共建工作走深走实,有效 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谋的良好局面。现将有关经验做法 总结如下。 一、坚持系统谋划,构建联动发展新格局 推动联建共建,顶层设计是前提。我们摒弃“为联而联”的形式主义,着力构建权 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党建联盟,确保工作有章法、见实效。 (一)需求导向,精准破题。联盟的生命力源于供需的精准匹配。组建之 初,我们牵头对区域内数十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调研,绘制“两张清单”:一 是资源供给清单,全面梳理各单位在阵地、人才、技术、数据等方面的优势资 源,如**研究院的专家库、**集团的智慧管理平台等;二是发展需求清单,聚焦 各单位在业务发展、人才培养、管理提升等方面遇到的共性难题与痛点。通过对两 张清单进行矩阵式分析,寻找“最大公约数”,将业务关联紧密、优势高度互补的单 位,如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公司与**物流公司、肩负监管与服务职责的**市场监 管局与**行业协会等,精准“配对”组建成联盟,确保联盟具备天然的合作基础与协同 潜力。 (二)机制牵引,压实责任。有效的机制是联盟持续运转的“发动机”。我们设计 并推行了“轮值主席+联络员会议”的核心运行机制。方案中明确规定,联盟成员单位 按季度轮流担任轮值主席,任期内主席单位不仅是活动的“召集人”,更是成效的“第 一责任人”,负责当期重大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与总结。为杜绝“轮流坐庄、敷衍 了事”,我们将轮值期间的工作成效与该单位年度党建考核、评优评先资格进行强关 联,倒逼轮值主席单位主动作为。同时,建立每月一次的联络员会议制度,及时沟 通进展、协调问题、部署任务,确保联盟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 (三)内容为王,深度融合。联建共建的价值在于服务中心大局,而非“体内循 环”式的自娱自乐。我们坚持将活动内容聚焦于区域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成员单位的业 务痛点,全面推行“项目化”运作模式。2025年,围绕“优化**片区营商环境”的共同目 标,我们策划实施了“红帆领航”系列行动。该项目整合了“理论联学、难题联解、队 伍联建、服务联动”四大模块: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学习最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组建联 合调研组,深入走访50余家中小企业,现场解决融资、审批等难题18个;推行党员 干部交叉挂职,让机关干部到企业一线体察实情,让企业骨干到机关跟班学习,换 位思考增进理解;联合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上门活动。最终,项目成果不仅体现为 一份高质量的《关于提升**新区产业配套服务能力的联合调研报告》,更直接推动 了一项“一站式”企业服务流程的优化,真正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同频共振。 (四)流程管控,闭环落实。从“想法”到“办法”再到“成效”,离不开精细化的过 程管理。我们为联盟活动制定了“计划-执行-反馈-复盘”的闭环管理流程。轮值单 位须在每季度初提交详尽的年度活动计划表,明确时间、地点、目标、预算及责任 人。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必须提交图文并茂的活动简报和成效总结。联盟秘 书处定期对活动台账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计划按时推进。上级党组织则扮演“监督 员”与“协调员”的角色,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及时提醒,对活动中遇到的跨部门、跨层 级难题,主动出面协调资源,保障联盟工作顺畅高效运行。 (五)考核激励,激发动能。没有激励的考核是“空头支票”。为确保联盟成 员“真投入、真干事”,我们建立了一套与单位、个人利益紧密挂钩的评估激励体系。 一方面,将各单位在联盟中的贡献度、参与度以及联建共建成效,作为其年度党 建工作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分值权重不低于20%。在“两优一先”等评选表彰中,优 先考虑在联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另一方面,创新经费支持模式,推 行“以奖代补”。年初,给予各联盟基础启动经费;年终,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评定 为“优秀”等级的联盟及轮值单位,给予最高可达基础经费三倍的绩效奖励,用于支持 其开展更高质量的共建活动,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多劳多得正激励”的鲜明导向。 二、聚焦精准施策,打造协同善治共同体 在支部层面,我们注重将宏观的联盟框架,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支部间合作 路径,推动联建共建从“大写意”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