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入学习贯彻全
会精神 推进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振奋的心情,齐聚一堂,共同学
习领会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精神。就在上个月,举
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
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全会,是
在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由中央政
治局主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最重
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份《建议》,字字千钧,为我国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发
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是我们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行动纲
领和根本遵循。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今
天,我来到咱们*村,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原原本本地学、联系
实际地悟,把中央的精神和咱们村、咱们镇的发展紧密结合起
来,让全会精神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它标志着我国发展即将迈入“十五五”时期。这个时期,是实
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程,也是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阶段。因此,深
刻理解全会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
方向至关重要。那么,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什么?我认
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把握:
第一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全会公报和《建议》通篇
贯穿着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过去,我们可能更关注“有没
有”“够不够”的问题,而现在,党中央的要求是更加注
重“好不好”“优不优”。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
号,它意味着经济发展要更有效率、社会发展要更加公平、生
态环境要更加优美。它要求我们不能再走粗放式增长的老
路,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更高水
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对于我们*镇来说,就是要思考如何让
我们的农业更有赚头、村庄更宜居、村民的生活更有品质。
第二个关键词是“新质生产力”。这是近两年党中央提出的
一个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新概念。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通俗
地讲,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
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的核心是“创
新”,特点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它不像传统生产
力那样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而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
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于我们农村地区而言,发展新质
生产力,就是要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比如推广精准灌溉、智
能温控大棚、无人机植保;就是要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比如
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把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
地;就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有文化、懂技术、善经
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第三个关键词是“共同富裕”。全会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
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更
不是搞平均主义“大锅饭”,而是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
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
好。这意味着我们要持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
距。具体到我们身边,就是要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让村
里的路更宽、灯更亮、网络更快;就是要提升公共服务水
平,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能上好学,让老人们生病了能方便看
医;就是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让大家的腰包
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四个关键词是“安全与发展”。全会强调,要更好统筹发
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这里的安
全,是广义的安全,不仅包括国防安全、粮食安全,也包括生
态安全、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对我们基层来说,就是要守好
粮食生产的底线,保障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就是要
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这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本钱;就是要抓
好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建设平安乡村,让大家生活得安心、放心、舒心。
总而言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描绘的未来,是一个
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开放共享、安全稳定、共同
富裕的美好未来。这个未来,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二、紧密结合*实际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宏伟的蓝图要变成美好的现实,关
键在于行动,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的真抓实干。我
们必须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
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对标对表,将学
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下
面,我结合咱们镇和村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具体的想法和要
求。
第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高质量发展,根基在产业。没有兴旺的产业,乡村振兴就
是一句空话。全会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为我们指明了产业
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立足*镇、*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
段,找准结合点和发力点。一要推动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咱们*村有种植传统作物的优势,但不能总停留在老经验、老办
法上。要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和附加值。比如,我们的特色种植业,能不能搞绿色认证、有
机认证?能不能通过深加工,把初级农产品变成包装精美的商
品?养殖业方面,能不能探索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既保护了环
境,又提升了肉蛋奶的品质?这些都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
具体体现。二要积极培育乡村“新业态”。要跳出“就农业抓
农业”的思维定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
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咱们*村山清水秀,生
态环境好,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不动产”。可以依托这些资
源,规划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家乐、精品民宿,开发一些农事
体验、田园采摘项目,吸引城里人来我们这里消费。现在网络
这么发达,村里的年轻人要带头,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
直播变成“新农活”,把咱们的风景和产品推介出去,让数据
流变成资金流。三要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发展新质生产
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动力。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要
主动作为,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大学
生、退役军人、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另一方面要着力“自
己育”,多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把村里的“土专家”“田秀
才”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的“田状元”。要充分发挥党员干
部的“领头雁”作用,特别是那些致富能手党员,要带头尝试
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为宗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