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深化联建共建提升基层组织效能的经验分享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深化联建共建提升基层组织效能的经 验分享 联建共建是新时期破解基层党组织资源局限、增强组织 活力的关键一招。如何将这一模式从“纸上蓝图”变为“实 景画卷”,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我单位深入探 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推动联建共建工作 走深走实,有效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 展共谋的良好局面。现将有关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坚持系统谋划,构建联动发展新格局 推动联建共建,顶层设计是前提。我们摒弃“为联而联” 的形式主义,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党建联盟,确 保工作有章法、见实效。 (一)需求导向,精准破题。联盟的生命力源于供需的 精准匹配。组建之初,我们牵头对区域内数十家机关、企事 业单位进行深度调研,绘制“两张清单”:一是资源供给清 单,全面梳理各单位在阵地、人才、技术、数据等方面的优 势资源,如 XX 研究院的专家库、XX 集团的智慧管理平台 等;二是发展需求清单,聚焦各单位在业务发展、人才培养、 管理提升等方面遇到的共性难题与痛点。通过对两张清单进 行矩阵式分析,寻找“最大公约数”,将业务关联紧密、优 势高度互补的单位,如产业链上下游的 XX 制造公司与 XX 物流公司、肩负监管与服务职责的 XX 市场监管局与 XX 行 业协会等,精准“配对”组建成联盟,确保联盟具备天然的 合作基础与协同潜力。 (二)机制牵引,压实责任。有效的机制是联盟持续运 转的“发动机”。我们设计并推行了“轮值主席+联络员会议” 的核心运行机制。方案中明确规定,联盟成员单位按季度轮 流担任轮值主席,任期内主席单位不仅是活动的“召集人”, 更是成效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当期重大活动的策划、组 织、协调与总结。为杜绝“轮流坐庄、敷衍了事”,我们将 轮值期间的工作成效与该单位年度党建考核、评优评先资格 进行强关联,倒逼轮值主席单位主动作为。同时,建立每月 一次的联络员会议制度,及时沟通进展、协调问题、部署任 务,确保联盟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 (三)内容为王,深度融合。联建共建的价值在于服务 中心大局,而非“体内循环”式的自娱自乐。我们坚持将活 动内容聚焦于区域发展的中心任务和成员单位的业务痛点, 全面推行“项目化”运作模式。2025 年,围绕“优化 XX 片 区营商环境”的共同目标,我们策划实施了“红帆领航”系 列行动。该项目整合了“理论联学、难题联解、队伍联建、 服务联动”四大模块: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学习最新的减税降 费政策;组建联合调研组,深入走访 50 余家中小企业,现 场解决融资、审批等难题 18 个;推行党员干部交叉挂职, 让机关干部到企业一线体察实情,让企业骨干到机关跟班学 习,换位思考增进理解;联合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上门 活动。最终,项目成果不仅体现为一份高质量的《关于提升 XX 新区产业配套服务能力的联合调研报告》,更直接推动了 一项“一站式”企业服务流程的优化,真正实现了党建与业 务的同频共振。 (四)流程管控,闭环落实。从“想法”到“办法”再 到“成效”,离不开精细化的过程管理。我们为联盟活动制 定了“计划-执行-反馈-复盘”的闭环管理流程。轮值单位须 在每季度初提交详尽的年度活动计划表,明确时间、地点、 目标、预算及责任人。活动结束后 5 个工作日内,必须提交 图文并茂的活动简报和成效总结。联盟秘书处定期对活动台 账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计划按时推进。上级党组织则扮演 “监督员”与“协调员”的角色,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及时提 醒,对活动中遇到的跨部门、跨层级难题,主动出面协调资 源,保障联盟工作顺畅高效运行。 (五)考核激励,激发动能。没有激励的考核是“空头 支票”。为确保联盟成员“真投入、真干事”,我们建立了一 套与单位、个人利益紧密挂钩的评估激励体系。一方面,将 各单位在联盟中的贡献度、参与度以及联建共建成效,作为 其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分值权重不低于 20%。在“两优一先”等评选表彰中,优先考虑在联盟工作 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另一方面,创新经费支持模式, 推行“以奖代补”。年初,给予各联盟基础启动经费;年终, 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评定为“优秀”等级的联盟及轮值单 位,给予最高可达基础经费三倍的绩效奖励,用于支持其开 展更高质量的共建活动,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多劳多得 正激励”的鲜明导向。 二、聚焦精准施策,打造协同善治共同体 在支部层面,我们注重将宏观的联盟框架,细化为具体、 可操作的支部间合作路径,推动联建共建从“大写意”转向 “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