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工作总
结
“十四五”时期,是 X 县教育事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
发展的关键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
级教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X 县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办好人
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
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办园条件,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巩固拓展教育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
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 X 县“十四五”期
间教育发展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 66 所,其中:中小学 25 所(完全
中学 1 所,初级中学 2 所,寄宿制完全小学 22 所),幼儿园
41 所,另设有 3 所小学附设学前幼儿班,巡回支教点 34 个,
县域内学前适龄幼儿 4804 人,在园幼儿 4482 人,赴异地就
读幼儿 190 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97.25%。中小学在校
生共计 15309 人,其中:小学生 9731 人,初中生 4571 人,
高中生 1007 人(X 班 122 人),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
196 人。中小学教师编制 863 人,中小学教职工 1333 人,其
中:中小学专任教师 961 人,后勤人员 372 人;幼儿园教职
工 472 人,其中:在编 2 人,保教人员 260 人,保育员 68
人,后勤人员 142 人。全县教职工总数达 1805 人。小学生
均建筑面积 19.11 平方米,中学生均建筑面积 16.93 平方米,
幼儿生均建筑面积 12.6 平方米。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
是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作用,将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通过深化“党建+
教育教学”融合模式,深入推进“双五”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推动教育系统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先后制定出
台《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全面推
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等文件,为
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提供清晰“路线图”与坚实“制度盾”。
通过单建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支部、挂靠就近学校等方式,
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全覆盖,共设立党支部 26 个;分
层分类推进“双五”标准党组织建设,打造县级党建示范校
3 所、州级党建示范校 8 所,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
作用,形成“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矩阵。截至“十四五”末
教育系统党员总数达 358 人,同比 2020 年底新增 54 人;配
备中小学及幼儿园党支部书记 25 人、专职副书记 16 人,24
所学校实现党支部书记与校长“一肩挑”,党组织领导的校
长负责制在全系统全面落地。二是加强中小学思政教育。制
定《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县级
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等文件
措施,实行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说思政课制度,加强思政
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思政课骨干教师,推动县级领导干部
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和入校上讲台讲授思政课制度化、
常态化,构建“分层施教、全员覆盖”的思政教育体系,统
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优质思政课评比活动,打造精品思政
课,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
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师生厚植爱国情怀、
坚定理想信念,构建“人人讲思政,处处讲思政”的思政育
人新格局,营造良好思政教育氛围。三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将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纳入党委中心组及各校“周五”
政治理论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指导学校依托宣传栏、微信等
载体宣传民族团结知识,开展“民族团结杯”足球赛、民族
手工课、藏族谚语比赛等特色活动,邀请全国道德模范、省
级先进工作者分享民族团结故事,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浓厚氛围;借助“小手拉大手—人人学国语、户户讲
文明”活动,发放《X 县牧民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
明读本》,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心中扎根,多所
学校获评“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四是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
美育提升行动、劳动教育推广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
康成长。开齐开足音体美及实验操作等课程,杜绝挤占现象,
提高音体美及实验操作授课质量,培养学生音体美兴趣爱好,
挖掘特长生专门加以培养。积极开展校园足球、篮球、乒
乓球比赛等活动,保障学生校内每天运动 2 小时,培养每个
孩子掌握 1—2 项体育技能,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落实
劳动教育方案,推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采取有效措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发力,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是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贯彻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及
全国、省州县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1+5
配套文件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全县“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
坚持“做大学前教育、做优义务教育、做强高中教育、做实
职业教育”总思路,着力破解制约全县教育发展体制机制障
碍和短板弱项,进一步促进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研究出
台《X 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校长副校长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中小学管理岗位
设置与学科教师岗位管理办法》《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政府调配寄宿
制中小学幼儿园后勤服务岗位实施方案》《教师关心关爱工
程实施方案》《中小学幼儿园“小手拉大手,人人学国语,
户户讲文明”推普工作方案》等 1+9 配套文件,实施教育
质量提升十大工程,召开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教育
发展大会,为“十四五”期间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
政策措施支撑。二是落实教育改革任务。制定出台“三科”
统编教材、学前教育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开展保教工作、五项
管理及“双减”工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高考综
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工作等 5 个实施方案,在实施“三科”
统编教材的基础上,于 2023 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县中小学除
藏语文外其他学科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并以推进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教学为契机,围绕牧民群众学普通话,丰富开展
“小手拉大手,人人学国语,户户讲文明”活动,推进中小
学生“双减”教育评价、高考综合改革等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三是均衡资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严格落实“以县为主”的
管理和投入机制,财政资金优先向教育倾斜,将义务教育经
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十四五”以
来教育投入达 18.34 亿元。其中投资 3.14 亿元新建幼儿园 5
所、小学 1 所、高级中学 1 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