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全会精神学习贯彻部署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全会 精神学习贯彻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党 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省、上级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动 员部署全市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刚才,*同志已经传达了相关 会议精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里程碑 意义 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蓄势待 发,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 会,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总书记受 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高度评价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次全会,是一次回望过去、总结经验,更是展望未来、擘 画蓝图的战略性会议。全会通过的《建议》,深刻阐明了“十 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 举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纲领性文 件,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 瓴、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回答了新发展阶段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 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 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了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全市各级党 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 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站在政治 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 义,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与实践要 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 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确保党中央的 各项战略部署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立足发展全局,科学审视“十四五”收官的坚实基础与 时代挑战 回首即将过去的“十四五”,是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的五 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面,全市上下在党 中央和省委、上级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砥砺前 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十四五”规 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从经济总量看,我们的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根据初步测算,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地 区生产总值将突破650亿元大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 约6.2%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 用更加凸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五年年均增长超 过8%,“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稳定 增长,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从发展质量看,我们的转 型步伐更加稳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精细化工、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5+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战略性 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稳步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 化,“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与闲置资产,营商环境不断优 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批重 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城市功能与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从 民生福祉看,我们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到今年底将超过52000元,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 系更加健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党的二十届 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 期待,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 是产业层次总体不高,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大,新兴产业的支 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能级的创 新平台和高层次的领军人才较为匮乏,创新对发展的驱动力不 够强劲;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乡村全面振 兴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 等领域仍面临不小压力和风险。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 视,在“十五五”期间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聚焦核心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崭新篇 章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 会精神,最终要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上。全市上 下要紧紧围绕全会《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战略 举措,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系统谋划好*市 的“十五五”发展。 第一,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 突破。制造业是*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工 业强市核心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特 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围 绕“5+2”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精细化工、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 集群,力争在“十五五”末,打造一至两个产值超500亿元的省 级重点产业集群。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前瞻布局人工智 能、氢能等新赛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强化项目建设 的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 目、增投入。要继续服务好*集团危废综合处置中心、超导电炭 黑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其尽快达产见效。要高标准建设好新科 技产业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