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公司党委巡察整改成效评估反馈问
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巡察是“政治体检”,整改是政治任务,容不得半点虚与委
蛇,更来不得丝毫懈怠。今天召集大家来,不是为了听一般的表
态,而是要直面问题、深挖根源,拿出动真格、见实效的硬措施。
今天召开这次推进会,主题非常明确,就是针对集团第 X 届党
委第二轮巡察整改成效评估反馈的问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再加压。刚才,相关部门汇报了整改工作方案和初步进展,班子
成员也发表了很有针对性的意见。总体来看,大家对这次整改工
作的重要性有认识,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
对照巡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对照上级党委的严格要求,对照
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部分领域
的整改还停留在表面,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顽固性问题还没有真
正破冰。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差距,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刻反思
巡察反馈的问题,句句扎心、字字千钧,是对公司党委、对
在座各位履职能力和政治担当的一次全面检阅。这些问题不是空
穴来风,也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公司长期以来在经营管理、内部
控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的沉疴顽疾的集中暴露。倘若讳疾忌
医、麻木不仁,小病就会拖成大病,大病就可能致命。所有人都
必须放下“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
去、把工作摆进去,进行一次彻底的、深刻的自我剖析。
(一)审视采购分包领域的管理失序
采购流程规范化、分包招标合规性,这是巡察反馈意见中着
墨最多的部分,也是问题最集中的领域。为什么反复强调,却又
反复出现问题?根源到底在哪里?从现象上看,存在着规避招标、
违规采购、供应商管理混乱等问题。比如,有的项目为了图省事、
赶进度,将本应公开招标的大额采购,通过技术手段拆分成多个
小额合同,化整为零,规避了监管程序。有的在分包商选择上,
倾向于“熟人”“关系户”,所谓的招标程序只是走了个过场,评
审专家的意见被束之高阁,实质上形成了内定的局面。还有的,
对入库供应商的动态管理严重缺失,一些早该被清退的不合格供
应商,依然在名单里“沉睡”,甚至还能持续拿到合同。这些现
象背后,是制度的“篱笆”没有扎紧,更是执行的“铁钳”没有
发力。相关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大打折
扣、屡屡变形。负责采购和招标的部门与人员,有没有真正做到
公心用权?有没有把合规当作不可逾越的“高压线”?项目一线
的管理者,有没有把降本增效的压力,转化为对每一个采购环节、
每一家分包单位的严格把控?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逐
一回答。
(二)剖析经济活动分析的精度不彰
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管理的“仪表盘”和“指挥棒”。巡察
反馈指出公司的经济活动分析精准度不高,这个问题看似是技术
问题、方法问题,实则是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重大缺陷。一
个项目的盈亏,绝不能只看最终的财务报表。精准的经济活动分
析,要求动态、实时、穿透式地掌握项目全周期、全链条的成本
与效益。然而,当前的情况是,数据壁垒重重,管理存在惰性。
财务部门的数据、物资采购部门的数据、项目施工一线的数据,
如同一个个“数据孤岛”,互不联通,难以形成完整、闭环的管
理视图。财务报表上的利润可能很好看,但项目一线的成本控制
可能早已失控,材料的非正常损耗率居高不下,大型设备的闲置
时间远超警戒线,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模糊不清。这些关键的
过程性指标,要么长期缺失,要么依赖估算,分析报告自然就成
了“空中楼阁”,无法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撑。这种状况的实质,
是一些管理者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满足于粗放式管理,缺乏
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控的意识和能力。当市场
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这种管理上的“糊涂账”,
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风险源。
(三)深挖问题反复的作风症结
无论是采购分包的乱象,还是经济活动分析的失准,这些问
题并非首次出现,有的甚至是屡改屡犯。为什么整改难以“断
根”?病灶在业务,根子在思想,症结在作风。一是“好人主义”
盛行。在执行制度、处理违规问题时,一些同志拉不下脸、下不
了手,总想着“事缓则圆”“得过且过”,怕得罪人、怕伤和气。
面对不合规的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下属的错误,高
高举起、轻轻放下。这种看似维护团结的“好人主义”,实质上
是对公司利益、对事业发展最大的不负责任,是滋生腐败和管理
漏洞的温床。二是“惯性思维”固化。一些干部长期工作在一个
领域、一个岗位,习惯了老办法、老路子,对新形势、新要求、
新工具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接纳的勇气。总认为“过去就是这么干
的”,对优化流程、技术革新存在抵触情绪。这种思维上的惰性,
导致管理水平在低水平循环,无法跟上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更
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三是责任意识淡薄。一些问题出
现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推卸责任。部门之间
相互“踢皮球”,上下级之间相互埋怨。在整改过程中,满足于
开会、发文、建台账,搞“纸面整改”“口头整改”,缺乏一抓到
底的韧劲和钉钉子精神。这种责任上的“虚无主义”,是整改工
作最大的敌人。
二、聚焦核心关键,以动真碰硬的决心坚决整改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拿出壮
士断腕的决心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整
改工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