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员干部参加市委党校培训党性分析
报告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近期参加了市委党校第三期科级干部进
修班学习。此次培训紧密围绕“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主
题,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分组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
使我在思想上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政治体检”,在党性修养上经
历了一次系统的“淬火锻造”。根据工作要求,我紧密结合自身
承担的岗位职责,严格对照党章党规、岗位职责和群众期盼,深
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并明确整改方向。现将个人党性分
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深学细悟”中筑牢忠诚根基
此次党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入系
统的理论学习、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赴革命纪念馆的沉浸式教
学以及与不同部门学员的思想碰撞,都使我获益匪浅。通过原原
本本学、逐字逐句悟、联系实际思,收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忠诚底色更纯。通过系统学
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等核心要义,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结
合民政工作政治属性强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
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悟到,民
政工作每一项业务都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和民心向背,必须将绝对
忠诚融入血脉、见诸行动,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民生保障
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我市民政领域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二)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为民服务情怀更深。现场教学中,
我们实地考察了金水区“颐乐之家”养老服务综合体,详细了解
了“智慧养老平台”、“喘息服务”等我市养老服务创新模式。社
区负责同志介绍,他们为高龄独居老人配备了智能手环,实现紧
急呼叫、健康监测等功能;同时整合社区资源,为失能老人家庭
提供临时照护支援。一位社区老人感慨道。“现在遇到突发情况,
按一下手环就有专人上门,心里踏实多了。”这令我深刻反思日
常工作中接触到的群众诉求——此前处理一位登封市困难群众
反映医疗救助申请材料复杂的问题时,虽然按照规定流程给予了
答复,但并未深究其奔波往返的艰辛。培训中专家关于“警惕
‘政策悬空’、做实为民服务”的论述令我警醒。民政工作直面
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老年群体,“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
念绝非空谈,必须体现在政策设计的便捷性、服务流程的顺畅度、
沟通解释的耐心细致以及文件语言的通俗易懂上。每一次与群众
的接触、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是对初心使命最直接的检验。作
为我市民政干部,更应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等群体关切,将心
比心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
准。
(三)本领恐慌更加强烈,担当作为动力更足。学习研讨中,
接触到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慧民政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前沿
理论和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深刻认识到自身在知识结构、战略
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面对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
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赋予民政工作的新
使命,如提升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水平、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等,
深感“本领恐慌”。这种危机感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力和担当作
为的紧迫感,激励我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不断提升
履职尽责所需的能力本领,努力成为民政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在“反躬自省”中找准差距短板
对标党章党规、岗位要求和群众期盼,深入反思,主要存在
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理论武装深度不足,学用转化存在“断点”。虽然能
够按要求参加学习,但在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穿透力上还有欠缺。
主要表现在将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
最新部署,与新郑市、惠济区等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难点、巩义
市山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我市情结合不够紧密,运用理论指导
实践破解难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宗旨践行尚有温差,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不够牢固,服务群众有时存在“被动响
应多、主动发现少”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有时满足于完成上级交
办任务或例行性工作,对标我市“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建设
的高标准,深入二七区老旧小区、中牟县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主
动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主动性不足。在处理如社会救助
在线申请平台优化、殡葬服务便民举措细化等具体事务时,从管
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不够彻底。
(三)工作标杆立得不高,攻坚克难锐气有所弱化。对标先
进地区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自我加压不够,有时存在
“求稳”心态。主要表现在在面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
会力量参与度不足、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共享壁垒等需要跨
部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