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镇 XX 村关于 2025 年度矛盾纠纷排查化
解工作的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
的决策部署,在 XX 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 村人民调
解委员会立足本村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保
障民生福祉、维护辖区稳定为核心目标,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化解专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 2025 年度工作情况总结
报告如下。
一、年度主要工作与基本成效
2025 年,村调委会紧密围绕“预防为主、调解优先、依法
治理”的工作方针,通过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化源头性信息
排查、聚焦关键性矛盾调处,有效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
有力维护了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筑牢信息根基,深化源头动态排查
基层治理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建立在对辖区情况全面、动态
掌握的基础之上。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村调
委会将基础信息排查作为前置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构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信息网络。
工作中,联合村组干部、网格员等骨干力量,组建了专项排
查工作小组,确立了“网格包片、责任到人、逐户走访、动态更
新”的工作机制。排查工作的重点聚焦于两大领域:一是流动
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屋进行地毯式
摸排,不仅详细登记了房屋的产权归属、租赁合同期限、租金
标准等基本信息,更重点核查了房屋的消防安全、用电用气安全、
建筑结构安全等情况,建立起“一户一档”的电子与纸质台账。
同时,对居住在出租屋内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逐一核实其身
份信息、来源地、从业状况、居住缘由及紧急联系方式,建立
“一人一表”的动态管理档案。截至 2025 年 11 月初,已全面排
查辖区内出租房屋 27 处,登记在册外来流动人员 45 名。在排查
过程中,共发现 3 处出租房屋存在电线私拉乱接、消防器材缺失
等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工作小组当场向房东及承租方下达
了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标准与时限,并指派专人跟踪复查,确保
隐患彻底消除,从物理空间上筑牢了安全防线。
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常态化监测。除常规的人口与房屋管理
外,排查工作还延伸至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重点领域,如征地拆
迁后续、重大项目建设周边、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状况等。通过定
期与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以及网格员每日巡查上报,
及时掌握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
早介入、早化解。
通过上述系统性的排查工作,不仅全面更新了辖区治理基础
数据库,更重要的是将管理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实现了对潜在风险的精准画像与有效预警,为后续的矛盾调解工
作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
(二)聚焦民生重点,精准高效化解纠纷
村调委会始终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
原则,针对农民工薪酬、土地权属等高频多发的民生类纠纷,探
索并实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一线工作法”。
1.快速响应,成功调处劳务薪酬纠纷
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生计与社会
公平正义。在处理一起涉及多名农民工的劳务薪酬纠纷时,村调
委会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接到求助后,调解员并未将当
事人约至办公室,而是选择第一时间赶赴施工现场,搭建起“现
场调解室”。此举不仅安抚了工人们的焦躁情绪,也为核实情况
提供了最直接的环境。调解员迅速联系并要求劳务承包方与项目
施工方负责人同时到场,形成三方对话机制。在调解过程中,调
解员一方面引导农民工代表有序出示考勤记录、务工协议等证据,
清晰陈述诉求;另一方面,要求施工方与承包方就工程款支付进
度、劳务费核算标准进行说明。通过对双方证据的细致比对和对
责任链条的清晰梳理,迅速锁定了责任主体。最终,在调解员的
主持下,施工方承认了其支付责任,并当场通过移动支付方式,
将拖欠的劳务费足额结清。此次调解,从介入到解决仅用时半天,
充分体现了“速度”与“温度”的结合,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
法报酬权,避免了因欠薪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风险。
2.依法依理,妥善化解土地边界争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土地权属、边界不清引发的邻
里纠纷,极易激化升级,影响乡风文明与农村稳定。在处理村民
XX 与 XX 因相邻土地边界问题发生的激烈争执时,村调委会采
取了“法理情”相结合的调解策略。调解员抵达现场时,双方情
绪激动,甚至已发生轻微肢体冲突。调解员首先迅速将双方隔离,
稳定现场局势,强调通过暴力无法解决问题,只会使矛盾恶化。
随后,工作进入“依法”勘定环节。调解员从村委会档案室调取
了该地块的集体土地确权档案资料,并联合村国土协管员,使用
专业测绘工具对争议地块的边界进行了现场重新丈量与标定。在
清晰、客观的数据面前,事实得以初步厘清。接着,工作转入
“以理”说服环节。调解员现场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解读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土地权属界定、相邻关系处理的
法律条文,阐明了依法解决争议的必要性与合法途径。最后,调
解员启动“以情”劝导程序,从“远亲不如近邻”的乡土伦理出
发,回顾两家多年来的邻里情谊,劝导双方互谅互让,着眼于长
远的和睦相处。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双方态度逐渐软化,
最终在调解员的主持下,依据现场勘测结果,自愿达成了和解,
并签订了书面调解协议,明确了各自的土地使用范围,一场一触
即发的邻里冲突得以圆满化解。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XX 村在 2025 年度的矛盾纠
纷排查化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治理的数据基础更加完善,
社会风险的防范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与依法办事的意
识得到提升,辖区内的和谐稳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基层社
会治理的更高要求,XX 村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仍存在一些
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
(一)调解队伍专业能力有待系统提升
当前村调委会的成员主要由村干部和热心村民组成,他们熟
悉村情民意,具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但在应对新型、复杂矛
盾纠纷时,其专业能力短板日益凸显。一是法律知识储备不足。
面对涉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