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当前xx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当前 xx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报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 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并指出:“中国式现代 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施文明乡风建设 工程”。因此,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乡村 精神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近年来,江苏深刻 领会贯彻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 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采取切 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1.江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和现代文明深度融合,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 措施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江苏以乡风文明为笔,绘就了一幅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 融合”的新画卷。 1.1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 效 近年来,江苏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江苏省委、省政府下 发了《江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新 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实 施步骤和保障机制,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办公室,采取 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建设水平和 运行质效,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将文明实践融入网格 管理,形成了“十必联”等特色工作品牌。 1.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移风易俗 新时代以来,江苏在农村地区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重点人群的示范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农民群众移风易俗的内在自觉,在全社 会形成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陋俗的强大舆论场。同时,强 化结合融入,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农村社会风 气明显好转。 1.3 注重典型示范带动 注重典型引领,凝聚社会正能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 立。”[1]乡风文明既要讲道理,也要用身边的典型去带动影响身 边人。江苏挖掘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以 生动故事引导人们分清是非对错、善恶美丑。近年来,江苏广泛 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优秀乡贤、优秀志愿者等 道德典型推荐、选拔、学习、宣传,运用新闻报道、互动访谈等 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典型代表和典型事例,从而吸引更多 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以榜样引领民风淳化、以模范力量倡导文明新风,不断引领农村 新风正气、向上向善。 1.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江苏出台了《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江 苏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意见》《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 等政策,并且印发了《2023 年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要求》 《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通知》等文件, 切实加大了对乡村文化建设和惠民政策的扶持力度。江苏国家级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均居全国前列,全省有 11 个地区 入选文化和旅游部 2021—2023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同时,全省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已 达到 6 次以上,次数居全国前列。 2.江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江苏一些镇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 乡风文明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不易出政绩、可有可无。 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落居住模式更加多样, 农民安置小区组团居住的模式导致邻里关系、集体观念淡化,与 新居住模式相适应的文明理念有待加强。 2.2 乡风文明建设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群众的参与至关重要。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行政部 门推动,群众响应度、参与度不足,农村熟人社会的问题普遍 存在,一些村民对村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配合度不高,加之乡风文 明建设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手段,导致很多工作难以落 地、推进缓慢。 2.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滞后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任务重、见效慢。农村地 区受限于资金 投入不足、自身基础薄弱等因素,在硬件设施、村居环境、 活动开展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一些乡镇 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次数较少,农村文化专业方面的人才较少。 因此,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短板、强弱项的“担子”依然较重。 2.4 封建迷信思想和不良风气仍然存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农村地区的 农民普遍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但由于所能接收的信息太多、太 杂,村民无法正确选择优秀的文化产品,导致部分村民受到粗制 滥造甚至是有毒有害文化产品的影响,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同 时,江苏农村地区铺张浪费严重、奢靡之风有所“抬头”。一些农 民思想观念陈旧、盲目攀比,认为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为老人 送终必须体现孝心,得体面大方、讲究排场,烟酒和宴席的规模 和标准不断升高,厚葬现象屡见不鲜、“人情宴”名目繁多,价值 观念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3.推进江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1 进一步加强对乡风文明的管理和引导 首先,完善构建农村文明乡风的运行管理机制。党委和政府 的各级部门要组建得力的领导集体,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实现责任制度与实际工作挂钩;深入发扬村委会、专业协会以及 其他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民主管理新机制。其次,倡导积 极向上的文明乡风。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进 一步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并在有条件的乡村探索实行文明积分制, 积极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最后,结合实际建立完 善的道德约束机制。 “要加强教育引导,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