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全会精神学习贯 彻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我市的贯彻落实意见, 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传达了全 会的主要精神和 X 省委常委会的有关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 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向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 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 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我们擘画了未来 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好、宣传好、 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 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 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全会精神在 X 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在把握时代大势中坚定发展信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科学研判了“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明确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 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回顾“十四五”时期,我们共同经 历了一段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 交织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 帷幄,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非凡之举应对非常之难,推动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实践再次 雄辩地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 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放眼全国,形势一片 向好;反观自身,我们更需保持清醒和坚定。必须正视,在过去 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 2024 年,我市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压力。根据统计数据,2024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录得 236.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了 7.2%。其中,作为经济支 柱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了 29.7%规上工业利润大幅减少,固定 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些数据是沉甸 甸的,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课题。它警示我们,传统的发展 路径依赖越来越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正在集中显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和紧迫。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既要看到困难,更要看到光明。 全会精神的传来,如同思想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航程。 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及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全 局性、战略性的举措,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 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身发展的韧性 和潜力。在 2024 年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 依然实现了 2.4%的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 3.4%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 31595 元和 20119 元,保持了稳定增 长。这说明,我市的经济基本盘是稳固的,特别是农业的“压舱 石”作用和民生领域的持续改善,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坚 实基础。因此,全市上下必须摒弃悲观情绪,提振必胜信心,从 全会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辩证看待“危”与“机”,在准确 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奋力开创 X 高质量发展、可持 续振兴的新局面。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对标对表中谋划 X实践新 篇章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必须紧密结合 X 市的 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将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 转化为 X 市“十五五”发展的“施工图”和“实景画”。 (一)以动能转换为核心,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全会强调, 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破解“一业独大”困局指明了方向。当 前我市第二产业的大幅下滑,根源在于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 产业支撑不足。进入“十五五”时期,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 心,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要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 转型升级。对于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不能简单地“一退了 之”,而是要向“高精绿”方向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数字赋能、 循环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老树”发出“新 枝”。另一方面,更要坚定不移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 几年我们谋划储备了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好项目,必须加快推 动其落地见效。例如,总投资 13.5 亿元的 X 绿色超算中心项目, 要全力保障其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运营,抢占数字经济新赛 道;投资 2 亿元的石墨烯 5G 散热膜项目和投资 5 亿元的石墨烯 下游应用项目要积极跟进,做好服务,助其尽快形成产能,打造 我市新材料产业的拳头产品;总投资 57 亿元的 X 航空经济区项 目,要作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大牵引性工